◆栏目说明:
1、本栏目作为剧本相关的信息发布版块,禁止发布广告及与版块无关的内容。
2、本栏目信息内容来自网站用户或受用户委托万众编剧代为发布,真实性未经证实。
3、用户所发信息禁止插入任何超链接文本及个人隐私信息。
4、该栏目所涉剧本正文建议发布至“剧本超市”栏目。
◆特别提醒:
1、联系用户前请确认该用户是否经过万众编剧网实名认证。
2、如涉及服务买卖或交易合作,建议通过万众编剧,联系方式见右下方微信。
关于举办首届“辽宁故事˙时代光影”微短剧剧本大赛的通知 为大力推进我省微短剧产业繁荣发展,全面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微短剧创作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推出一批富有时代特征、彰显辽宁特色的优秀微短剧剧本,精心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辽宁文化IP,发掘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专业本领精的优秀微短剧编剧人才,省广电局决定举办首届“辽宁故事·时代光影”微短剧剧本大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等重要主题,深入挖掘辽宁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讲好辽宁故事,传播好辽宁声音。 二、创作方向 围绕辽宁厚重的历史文化、独有的红色文化、特色的自然风物以及火热的振兴实践,鼓励以下(包含但不限于)创作方向: 1.微短剧+文旅。围绕辽宁特色文旅资源,充分挖掘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故事。 2.微短剧+普法。围绕法治文化、法律法规,演绎案例、普及法律。 3.微短剧+科普。围绕科普知识和科学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4.微短剧+经典。围绕中华经典古籍、名著名篇等,融入辽宁元素,让经典故事鲜活呈现。 5.微短剧+品牌。围绕辽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辽宁“老字号”及其产品,联动各行业创作,助力辽宁本地企业提升影响力。 6.微短剧+非遗。深挖非遗文化和技艺,展现辽宁非遗文化。 7.微短剧+红色。围绕东北抗联精神、红色“六地”文化,挖掘典型人物与事迹。 8.微短剧+工业。围绕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历程,展示新时代辽宁工业发展成就。 三、参赛要求 1.参赛对象 面向全省各文化事业相关单位、影视机构、高校师生、学术团体及影视创作爱好者。 2.作品要求 原创性:作品须为原创完整剧本,且未在任何平台发布或参评过类似活动。 格式及提交要求:符合标准剧本格式(如:场号、场景、人物、动作、对话等),建议正文使用4号字仿宋体,人物台词加黑。提交内容为PDF格式,需包含报名表、故事梗概(300字以内)、思想内涵(500字以内)、人物小传、剧本大纲(1500-3000字)、完整剧本正文。 数量要求:同一申报人或单位可提交多个剧本,但同一创作方向仅可提交一份。 集数要求:横屏剧不少于8集,竖屏剧不少于30集。 3.报送方式 所有参赛材料发送至本次大赛指定邮箱:Inwlstxh@163.com,邮件文件名格式:【“辽宁故事˙时代光影”微短剧剧本大赛】+作品名称+机构名称/作者姓名+联系电话。 4.申报时间 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至10月31日。 四、活动安排 大赛由省广电局主办,省网络视听协会承办,下设评审工作小组,负责大赛全面工作。为确保大赛评审公正、专业、权威,特聘请影视行业知名度高、专业性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评审组,负责剧本评审工作。 1.申报阶段(9月上旬—10月31日) 省广电局和省网络视听协会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大赛通知,开放申报通道。参赛者按规定格式填报报名信息,并按照要求报送参赛作品。 2.评审阶段(11月1日—11月25日) 初评:专家评审组通过审查剧本梗概、思想内涵、人物小传、剧本大纲等申报材料,筛选出符合申报要求的作品进入复评阶段。 复评:专家评委分组对筛选出来的作品进行盲评,对参评剧本提出具体评审意见,并由专家评审组研究形成初步评审结果。 3.结果公示阶段(11月下旬) 评审工作小组组织对专家评审组提供的评审结果进行综合评议,形成最终评审结果后,在省广电局官方网站公示。 五、评审标准 1.思想性与价值观(20%):主题积极向上,符合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2.故事性与创意(15%):情节引人入胜,结构精巧,构思新颖独特。 3.艺术性与表现力(15%):人物塑造鲜明,台词生动,视听语言运用得当。 4.市场潜力与可行性(20%):目标受众清晰,符合微短剧传播规律,具有商业开发价值和落地拍摄可行性。 5.辽宁元素融合与创新(30%):对辽宁特色资源的挖掘、呈现巧妙、自然、有创新性。 六、奖项与奖金 本次大赛奖项共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入围奖5个等级,分别予以30000元、20000元、10000元、5000元、1000元资金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欢迎各界踊跃参加,共同助力辽宁微短剧产业繁荣发展! 特此通知。 联系人及电话: 于升扬 024—23266788 15040012575 张晓萍 13840516029 辽宁省广播电视局 2025年9月8日
为推动微短剧产业在江西的蓬勃发展,激发微短剧创作者创作出更多具有江西特色、反映时代风貌、深受群众喜爱,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优秀微短剧剧本,由江西省广播电视局与江西省文联联合举办的赣派微短剧精品剧本创作大赛正式启动。 具体参赛要求有哪些? 小艺带你一起来了解↓ 图片 大赛主题 打造赣派微短剧,打响江西文化牌 图片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江西省广播电视局 江西省文联 承办单位 江西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协会 江西省作家协会 协办单位 赣江新区 创作方向 参赛作品要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向上,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兼具江西特色与时代风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创作方向。 1.优秀传统文化题材:深入挖掘江西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历史名人、传统非遗、民俗风情、古建筑等,展现江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革命历史题材:围绕江西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展现江西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英勇事迹、英雄人物,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3.现实生活题材:聚焦江西近年来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反映江西当下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社会治理、基层党建等领域的感人故事,展现新时代江西人民的奋发奋进身影和昂扬向上风貌。 参赛对象 专业编剧、影视制作团队、文艺创作者等;影视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微短剧创作爱好者等。 参赛方式 大赛不收取任何报名费用。参赛者于2025年9月30日前,将报名表、剧本发送至江西省广播电视局网络视听处电子邮箱(JXSGDJWLST@163.com)。 参赛者应确保提交的报名信息和参赛作品真实、准确、完整,文件命名格式为“创作方向—剧本名称—作者姓名(或团队名称)”,如“革命历史题材—井冈星火—张三”。同时可附上相关的创意阐述、参考资料等辅助文件。 联系人:省广电局网络视听处 刘波、邝壹柳 联系电话:0791-88338773 86895083 奖项设置 一等奖2部 每部奖励10万元 二等奖3部 每部奖励5万元 三等奖5部 每部奖励3万元 特别福利 获奖剧本优先推荐参加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精品创作传播工程评选,并推荐与影视制作机构合作拍摄,享受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其他优秀剧本将收录至江西省广电局微短剧剧本库,供影视制作机构选用。 要求须知 参赛作品应坚持扎根赣鄱大地,讲好江西故事,具有原创性,且未在公开渠道发表或拍摄,不存在抄袭、剽窃等侵权行为。如发现存在抄袭、剽窃等侵权行为,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参赛及获奖资格,并追回已颁发的奖项和奖金,同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赣派微短剧精品剧本创作大赛报名表 https://mp.weixin.qq.com/s/KaR_O_LTu0ZBBHZTc6lccg
为促进黄梅戏艺术创作,繁荣发展黄梅戏文化,安庆市文化和旅游局决定面向全社会开展黄梅戏剧本征集活动。 一、征集要求 (一)征集时间:2025年9月9日至10月25日。 (二)近年来创作且未发表、未排练、未参加评奖的剧本均可参加征集,每位作者限报3篇作品。 (三)征集剧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四)征集剧本聚焦民族复兴、乡村振兴、依法治国、科技创新、长三角一体化等主题,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报送方式 来稿请通过邮寄和发送电子文本的方式报送。邮寄请在信封上注明“黄梅戏剧本征集”字样;电子文本请在主题栏内注明“黄梅戏剧本征集”字样。来稿一律不退。来稿须写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年龄、本人简介、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安庆市大观区戏校南路北三巷4号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研究院; 邮编:246000; 联系人:郑少华; 电话号码:13916953669; 电子邮箱:466392950@qq.com。 安庆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委托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研究院组织专家,从征集剧本中评出入围剧本召开剧本研讨会。经研讨会讨论认可的剧本,择优在《黄梅戏艺术》发表,并向各大黄梅戏艺术表演团体推荐采用。
超前启动!全新校园原创板块 哲学-戏剧·校园原创剧本大赛 本次原创剧本大赛聚焦于“哲学-戏剧”样态,旨在提升在校同学的跨学科创造力,鼓励将哲学思想转化为戏剧创作实践;培养批判性思维,透过戏剧凝练哲学思考,通过哲学解读戏剧精髓。 校园戏剧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戏剧不可或缺的青春与活力之源。为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鼓励跨学科合作、拓展美育视野、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展现当代青年学子的思辨能力、创造风采,特首次举办原创剧本的征集与评选。 比赛介绍 哲学-戏剧·校园原创剧本大赛作为2025第三届清华哲学-戏剧节校园原创板块的核心活动之一,由清华哲学-戏剧节组委会主办。参赛者需提交戏剧短剧剧本,由专业评审老师按照高中/大学组别分别遴选出八部作品入围,其中有六部评选为一、二、三等奖,两部为单项奖。评审结果将于2025第三届清华哲学-戏剧节闭幕式上公布,入围剧目将于第四届清华哲学-戏剧节期间进行孵化并演出。 征稿要求 面向中国高中(含公立/私立)的在校高中生,含高一到高三学生; 面向中国综合类大学非艺术专业(含港澳台)的在校大学生,含本科、硕士、博士、留学生; 只接受中文写作,且未公开发表、演出、获奖的戏剧剧本;比赛鼓励原创,允许改编,同等条件下原创剧本优先获奖;且改编剧本需注明改编来源并承诺无侵权行为或已获得改编权。严禁剽窃、抄袭; 提交的参赛作品为完整短剧,剧本正文长度为5000-8000字,附加的文字材料包括剧本大纲、人物小传、创作阐述、哲学阐述; 个人或多人联合创作者均可报名,联合创作最多不超过3人;每个报名者最多可提交2部作品; 作品要求内容积极健康,注重哲学性、艺术性及观赏性相统一,鼓励创作体现校园文化、关注社会现实或锐意创新的剧本,鼓励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征集主题 本次校园原创剧本大赛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发挥青年学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思考力为导向,充分尊重参赛者的个性表达,鼓励大家立足现实,关注科技发展、具备人文关怀、体现跨学科联动,创作出具有独特创意、流露丰富情感、达成思想深度的作品。以下为一些供参考的选题方向。 主题一:技术介入与人性重构 在人工智能日益渗透日常生活的今天,我们如何重新定义“人”?技术是解放还是束缚?剧本可探讨AI、算法、虚拟现实等技术如何重塑人的情感、记忆、身份与伦理关系,反思在技术裹挟下的人性困境与可能性。 可切入角度: · 人机关系、AI情感、虚拟自我 · 技术伦理、隐私与自由意志 · 记忆数字化、身体改造、后人类叙事 主题二:自我反思与系统突围 个体如何在庞大的社会系统、文化传统或制度结构中保持独立思考?剧本可聚焦于个体与系统的张力,探讨面对规训、压力、异化时的自我觉醒与反抗,或是“面壁”中的内在对话与精神坚守。 可切入角度: · 教育压力、职场内卷、身份焦虑 ·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文化身份的寻找 · 孤独、冥想、自我认知的哲学旅程 主题三:伦理困境与美学生成 当道德边界日益模糊,美学表达能否成为新的伦理实践?剧本可围绕当代生活中的道德两难、价值冲突展开,并尝试通过戏剧性的情境、意象与对话,探索伦理问题如何激发新的美学形式与感知方式。 可切入角度: · 科技伦理(如基因编辑、AI决策) · 家庭、友谊、爱情中的道德选择 · 艺术与伦理的交叉:暴力美学、悲剧净化、荒诞现实 奖项设置 分设高中组与大学组 剧本等级奖 一等奖 各1名 奖金6000元 二等奖 各2名 奖金4000元 三等奖 各3名 奖金2000元 剧本单项奖(不与等级奖重复) 关注现实奖 各1名 奖金2000元 锐意创新奖 各1名 奖金2000元 时间安排 2025年9月7日 | 大赛启动 2025年9月-11月 | 征集剧本 2025年11月8日 | 征集截止 2025年11月-12月 | 评选剧本 2025年12月中旬 | 宣布入围剧本和奖项 报名方式 通过电脑端登录报名专用通道,按照网页指引完成注册,进行作品(含完整剧本或剧本大纲)及相应资料的上传提交。 电脑端报名专用通道:www.letspata.com 本次征集仅接受在线投稿,不接受线下投稿。 比赛后续 获奖作品将获得比赛主办方的支持,在下一届哲学-戏剧节中进行孵化和排演,优秀作品将在2026第四届哲学-戏剧节中进行展演。 注意事项 所有提交作品,投稿作者应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哲学-戏剧·校园原创剧本大赛”工作组将对投稿作者全部信息严格保密。 对于投稿信息中联络方式不详、无法与作者取得联络的作品,将不予采纳。 如投稿作者于2025年12月10日之前未收到入围通知,可对剧本作自行处理。 投稿作者承诺拥有投稿作品的相关权益,不存在抄袭、剽窃等情形。如提交作品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名誉权、隐私权、商标权等),因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及造成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和律师费等)由投稿作者本人承担。已入围作品如发现有上述情形者,主办方有权取消其入选资格。 主办方后续将投入资金、人力用于作品孵化和演出,为保证双方权益,项目执行期间,主办方享有入围剧本的优先使用权。 联系咨询 咨询邮箱:letspata@163.com(本邮箱不接受任何剧本报名) 咨询电话:010-62794456(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 本赛制最终解释权归清华哲学-戏剧节组委会所有,更多详细流程及可能发生的变动,以实际公布内容为准,请持续关注相关网站及所发布的后续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全力推进京津冀微短剧 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地方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指导,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天津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和河北省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张家口日报社等部门承办的首届京津冀微短剧征集推介活动即日展开,现面向京津冀地区征集相关作品,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 2025 年 10 月 20 日 二、征集类别 本次征集包括微短剧作品和微短剧剧本两个板块。 三、征集范围 微短剧作品面向京津冀各级电视机构、网络视听平台、高 等院校、影视公司、专业工作室、独立创作者等征集;微短剧剧本面向京津冀专业和业余编剧征集。 四、征集要求 (一)微短剧作品 所报送的作品须是近 2 年来在各级电视台、各类网络视听 平台等媒体公开播出(上线)的作品,或已在主管部门( 网络 平台)备案且制作完成,并取得播出(发行)许可证,但未播 出(上线)的作品,符合微短剧创作标准和内容要求,主题鲜明,故事生动 ,结构完整,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政治鲜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和制作精良,主创人员无违法失德行为。 所报送的作品适宜在电视台或网络平台传播,每集时长应 在 20 分钟内,视频须为 MOV/MP4/AVI 格式,画面分辨率不低于 2K,清晰度不低于 1080P。 (二 )微短剧剧本 剧本应具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设定,语言表达 流畅,情节设计合理;题材可涵盖喜剧、爱情、悬疑、励志等多种类型;结构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及结局;内容契合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 其他事宜 所报送的作品,系拥有版权或著作权的原创作品。报送作 品应符合著作权人相关规定,因作品著作权、版权引起的纠纷,由作品报送方自行负责。 所报送的作品,将组织三地专家推选出若干优秀作品和优 秀剧本,由主办单位颁发证书,并通过各类媒体宣传展示。建立剧本库,向微短剧出品和制作方推荐优秀剧本。 本次作品征集,不收取任何费用;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承办单位所有。 五、作品报送 (一) 报送途径 1 . 材料邮寄 登记表一式两份,需填写作品简介,阐明创作意图、拍摄 地点以及故事梗概,说明是否同意参加相关公益展播推介活动 (不影响推选),并加盖推选或报送单位公章(个人作品须在报 送单位栏签名);若有签约机构,可另附加盖机构公章的推荐信 (非必需)。以上纸质材料和作品视频文件以移动硬盘、U 盘、光 盘存储,邮寄至:河北省张家 口市桥东区建国路 39 号张家 口 报业大厦 303 文化旅游部 ,邮件封面标注“首届京津冀微短 剧征集”。 2 . 网络报送 登记表一份,需填写作品简介,阐明创作意图、拍摄地点 以及故事梗概,说明是否同意参加相关公益展播推介活动( 不影响推选),并加盖推选或报送单位公章(个人作品须在报送单位栏签名);若有签约机构,可另附加盖机构公章的推荐信(非 必需)。上述纸质材料扫描成 PDF 电子版,并与作品视频文件(或 提供相关网络播出平台链接)上传至百度网盘,将材料(含链接 码 )发送至邮箱 ;也可所有材料直接发送至邮箱 ,邮箱号: 19932707391@163.com。 上述报送方式,采用其中一种即可。 (二 ) 报送要求 请依照要求报送相关材料,若发现材料不齐全、内容不规范、 格式不符合规定,将视为自动放弃。所有报送参评的材料将作为 推选资料予以留存,推选结束后不再退还,请报送单位及报送者 自行留存备份;如有特别要求,可另附协议(或说明)。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 阴 英,联系电话:18333409336 郝旭敏,联系电话:15031321423 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 天津市电视艺术家协会 河北省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2025 年 9 月 5 日 附件:参评登记表 图片首届京津冀微短剧征集推介登记表(定).docx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发现和培养优秀编剧人才,推动微短剧原创剧本创作,孵化推出更多微短剧精品,培育和发展文艺新质生产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合肥市包河区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紫云山·微短剧剧本征集活动。欢迎广大影视工作者、爱好者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一、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国视协微短剧专业委员会中国视协微视频(微电影)专业委员会主办单位: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合肥市包河区委宣传部承办单位:安徽省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紫云山(包河)文化创意产业园管委会办公室安徽省短视频和微短剧协会合肥市包河区总工会协办单位:合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合肥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合肥市包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支持单位:安徽省作家协会《清明》杂志社 二、征集范围 面向全国影视制作机构和个人征集,特别欢迎高校大学生踊跃投稿,积极参与。 三、主题要求 1. 价值导向正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和精神风貌; 2. 关注现实题材:聚焦改革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现实题材,突出安徽打造“三地一区”新高地、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五大文化”(徽州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大运河文化、黄梅戏文化)新脉络、徽风皖韵新景象; 3. 体现人文关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百态,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感、互助精神; 4. 鼓励创新融合:鼓励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微短剧与科技、教育、文旅、健康等多领域融合,展现创新思维与独特视角,挖掘新颖题材。 四、征评安排 1.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1月16日截稿; 2. 结果公布:评选结果将在主承办单位网络媒体平台公开发布。 五、作品扶持 1. 最佳作品2部,稿酬2万元;优秀作品4部,稿酬1万元;入选作品6部,稿酬五千元;提名作品若干,颁发荣誉证书。 2. 参与征集作品享有紫云山(包河)创意产业园提供剧本孵化、拍摄场地、设备租赁等资源支持,并推动与园区企业签约合作。剧本转化为影视作品并播映后,对符合《关于推动紫云山(包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扶持条件的,最高享有10万元的扶持资金。 六、投稿要求及方式 剧本征集采取线上投稿方式。 1. 电子投稿:将剧本以Word文档格式发送至指定邮箱ahysj2023@126.com,邮件主题注明“紫云山”剧本征集+剧本名称。邮件内附页注明作者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作品简介(200字以内),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2. 参评作者信息如有变更,请及时通知征集办公室。如因作者自身原因,无法联系,则视为自动放弃评选。联系人:魏军咨询电话:0551--62887463 七、版权要求 1. 作者须为原创并拥有参评剧本的完整著作权;已转让他人或已在媒体刊载,已转化播出的剧本不得参与本次评选。因此造成的后果,申报者承担全部责任,并追缴全部稿酬; 2. 建议参评剧本作者预先自行进行版权登记,保护自身权益; 3. 主办方对获奖剧本拥有优先改编、拍摄、推介等权利。 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合肥市包河区委宣传部 2025年9月4日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广东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清远广播电视台联合腾讯新闻共同发起“微见百千万”全网微短剧剧本征集活动。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为牵引,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广东省正积极探索“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的新路径,旨在借助媒体力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清远市作为广东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山水生态、瑶族风情等,是讲好广东乡村振兴故事的天然片场。本次大赛将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通过微短剧的形式,展现清远在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中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提升清远本地品牌影响力,促进文化产业与乡村经济的协同发展。 广东“百千万工程”的壮阔实践,正在每一寸土地上生长出比剧本更精彩的故事! 此刻,我们向全网创作者发出邀约: 用你的笔尖捕捉岭南大地的呼吸,让微短剧成为乡村振兴的“光影播种机”! 活动信息 一、 活动方 (一)主办单位:清远广播电视台 (二)承办方:腾讯新闻 二、参与对象 活动面向个人/团队全国影视创作者、编剧爱好者、高校学生等。 三、活动要求 (一)活动主题 剧本需讲述广东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背景下的乡村故事,鼓励从人才破局、产业新生、生态发展、文化传承、治理创新等等方向进行创作。 (二)创作题材 创作题材不限,鼓励类型融合创作,可融合悬疑、科幻、喜剧、爱情等类型,允许超现实表达,但需在现实政策框架内自洽。 (三)剧本创作要求 (1)提交原创微短剧剧本,剧集数量控制在5-15集之间,每集时长为1-2分钟。 (2)提交内容包括故事梗概、人物小传及前5集分集大纲。 (四)注意事项 (1)剧本必须扎根广东乡村,避免虚构地名; 不可歪曲“百千万工程”政策本意;不可低俗猎奇、过度美化苦难、贬损乡村形象。 (2)内容必须为原创,无版权纠纷,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 (3)内容紧扣主题、积极健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拒绝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不得含有种族歧视和宗教歧视及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 四、投稿方式 作品请通过邮箱发送,邮件正文请简要介绍短剧剧本的主题和自我介绍。剧本请以附件形式投递,机构可附上机构介绍。 邮件标题:微短剧剧本征集_作品名称_投递人(机构)名称 邮箱地址:3412231763@qq.com 五、活动日期 2025年8月28日12:00:00至2026年2月28日12:00:00 六、活动规则 用户提交的投稿内容,主办方承诺将对上述信息中所有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予以保密,但可能会为宣传推广及营销活动等目的使用您的姓名、作品名称、作品摘要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在官方网站公示优秀作品名单、对媒体披露优秀作者的姓名等行为。 七、作品内容要求 (1)参加者应保证投稿内容为其独立创作,并保证其提供的上述内容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该权益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商标权、形象权和名誉权等权益)。主办方有权要求您随时提供投稿内容相关的所有权利证明,包括但不限于授权书、著作权登记证书以及商标注册证书等。 (2)参加者应保证投稿内容中不含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危害国家安全统一、破坏社会稳定、违反公序良俗以及侮辱、诽谤、淫秽或含有任何性或性暗示的、暴力的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肖像权、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合法权利的内容;涉及他人隐私、个人信息或资料的内容;骚扰、广告信息及垃圾信息;境外电视台,境外制作公司的台标等logo;恶意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误导、欺骗他人的内容;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政策及公序良俗、社会公德或侵犯其他用户或第三方合法权益内容的信息。 (3)如因投稿内容违反本投稿规则相关要求,导致相关国家机关或机构提起诉讼、罚款或采取其他行政制裁措施或者导致任何第三方受到损害的,参加者应当承担全部责任;主办方或第三方因此遭受损失的,参加者也应一并赔偿。 八、更多活动信息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在腾讯新闻客户端搜索“微见百千万” 专题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弘扬“大别山精神”,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和教育功能的红色文化精品小剧,为红色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共红安县委宣传部、大别山红色旅游城市发展联盟秘书处将举办弘扬“大别山精神”红色文化小剧创作展演大赛。公告如下: 一、比赛时间 2025年10月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比赛地点 湖北省红安县(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三、参赛单位 广泛邀请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全国革命老区县市参加。 四、参赛要求 (一)内容要求 1.剧目需以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为核心主题,突出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展现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伟大情怀,弘扬正能量,传递红色文化的价值观。 2.剧情应紧凑合理,情节生动感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3.作品需为2025年新创作作品,可对经典红色故事进行改编,但需注明改编来源。 (二)形式要求 1.剧目时长不超过15分钟,演员人数不超过10人。 2.以话剧、情景剧为主要表现形式,突出舞台表演效果。 3.舞台道具、服装、音乐等需简洁实用,不搞大制作,便于在景区、社区、小剧场等多种场地演出和携带布置。 (三)其他要求 1.参赛单位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文化小剧创作,并提交剧本、演员名单、剧目简介等相关资料。 2.参赛单位需自行组织演员排练,确保表演质量,比赛期间外地参赛单位往返交通费、食宿费由组委会统一安排。 3.参赛单位需遵守大赛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如有违反,将取消参赛资格。 4.获奖作品的版权归原创作单位所有,组委会拥有获奖作品的演出权、改编权、汇编权、宣传推广权(包括但不限于线上线下展播、巡演、制作音像制品等),使用过程中尊重原创作单位的署名权。 五、参赛方式 (一)报名阶段 参赛单位自行组织采风、创作、编排优秀文化小剧,10月15日前将《弘扬“大别山精神”红色文化小剧创作展演大赛报名表》、剧本电子版、小剧作品视频(高清格式,MP4或MOV)等资料提交至组委会(邮箱:2027654542@qq.com,联系人:高宁呈17371278074)。 (二)比赛阶段 赛前,组委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审查,确定最终参赛剧目名单并公示。各参赛单位自行前往红安县参加大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评审委员会根据现场表演情况按照评审标准进行打分,现场公布比赛成绩,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30000元,颁发证书和奖杯。 二等奖:2名,奖金20000元,颁发证书和奖杯。 三等奖:3名,奖金10000元,颁发证书和奖杯。 优秀奖:10名,奖金5000元,颁发证书。 (一、二等奖作品参加大别山红色文化旅游季开幕式展演) 七、评审标准 1.剧本内容(30分):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向上,具有深刻的红色文化内涵和思想性;剧情合理紧凑,情节生动感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富有文学性和艺术性。 2.表演水平(40分):演员表演自然流畅,角色塑造准确生动,能够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和情感,表演富有感染力;表演团队配合默契,舞台调度合理,表演节奏把握准确,整体表演效果良好。 3.舞台效果(20分):道具、灯光、音响使用合理,既符合剧情需要,又便于在景区、社区、小剧场等多种场地演出。 4.创新性(10分):在剧本创作、表演形式、舞台表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弘扬“大别山精神”红色文化小剧创作展演大赛报名表》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dc6sCul2qz-GPS_7xmRg 红安县发展全域大文旅工作专班 2025年8月
《无锡作家》公众号自2022年正式开栏以来,已发布文学作品近百篇,作为无锡市作家协会的重要展示窗口,及时呈现了无锡文学界的最新动态和优秀作品。为进一步激发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现开展“香樟文驿”文学作品征集展示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全市作家、文学爱好者 二、作品要求 体裁不限: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杂文等,鼓励多样化的文学创作形式。 内容相关:内容应积极向上,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感染力,能够反映时代精神或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字数要求:小说、剧本等中长篇作品字数不限;诗歌不少于 15 行;散文、杂文等不少于 800 字。 格式规范: 标题:2号方正小标宋,居中。 作者姓名:四号楷体,居中。 正文:四号仿宋(国标),行距 28磅。 页面设置:A4 纸,上边距3.7厘米,上边距3.5厘米,左边距2.8厘米,左边距2.6厘米。 三、投稿方式 邮箱投稿:将作品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 “香樟文驿文学作品-体裁- 作品标题 - 作者姓名”。邮件正文中需包含作者姓名、联系方式(手机号码及电子邮箱)、作品体裁、字数、原创首发作品承诺书(投稿作品如非原创首发不需要提供)等信息。 投稿邮箱:wxxzwy2025@163.com 四、其他事项 1.投稿作者确保所提交作品的真实性和原创性,如因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由作者本人承担全部责任。 2.每篇录用的原创首发作品发放稿费,非原创首发作品不发稿费。 3.市作协保留对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附件:承诺书(模版) 附件: 承诺书(模版) 本人郑重承诺:《XXX》(作品标题)由本人独立创作,不存在抄袭、套用他人作品成果、信息等,作品未在其他任何期刊、报刊、媒体平台等发布,作品也未在已出版作品里出现。如出现上述问题,本人愿意承担一切后果,接受主办单位的处理决定。 承诺人: 年 月 日
在当下文化传播的浪潮中,微短剧以其小体量、快节奏、强渗透的特点,成为文化传播的新质生产力,肩负着传递正能量、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为丰富内容体系,进一步提升刊物辐射力,《贵州剧作》拟新增“微剧本” 栏目,现特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优秀微短剧剧本,具体事宜如下: 一、征集对象 本次征稿面向全国范围内的专业编剧、业余创作者、文学爱好者等所有有志于微短剧创作的创作者。 二、来稿要求 主题积极向上:作品需紧扣时代脉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真善美的力量,传递正能量。 符合微短剧特质:剧本时长建议控制在3-10 分钟,情节紧凑,冲突集中,主题鲜明,人物鲜活,语言精炼,场景描述凝练。 原创性:投稿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不存在任何形式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否则由此引发的一切法律责任由作者承担。 三、投稿方式 邮件投稿:请将作品发送至:gzjz851@126.com 邮件要求:标题格式“微剧本征集+作品名+作者姓名”以附件的形式发送。 正文请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地址。 四、其他说明 本次征稿自启事发布之日起,长期有效。自征稿启事发布之日起,将从来稿中,遴选优秀作品在《贵州剧作》发表,稿件一经采用,即按相关标准支付稿酬并赠送样刊。 期待广大创作者踊跃投稿,用精彩的微剧本讲述动人故事,传递正能量,共同为微短剧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 《贵州剧作》编辑部 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