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吉卜赛》
作者:魏世祥
《水上吉卜赛》是一部关于黄河船民生活的长篇小说,由《火船》《红帆船》《喜船·鬼船》《白船队》四部分组成。小说描述了一群以罗二别子为首的黄河水上船队,在黄河上流浪,以捕鱼打雁为生的故事,塑造了三三、罗二别子、石令宇、四辈等鲜活的人物形象。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时代变革中黄河船民的生存状态,是一部浓缩了的我们民族的史诗!这部长篇小说很适合改编歌剧、电视连续剧。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
作者:鬼子
寒露的母亲为了家人能够改善一次生活,偷了别人一小块三两多四两不到的而且是被人践踏了很多遍的脏肉,偷肉受辱这一并不是太大的事件,却使这个本就相当贫困的家庭迅速地走向了灾难的深渊。父亲因为母亲蒙羞而弃家出走,在接下来被母亲逼着寻找父亲的日子里,苦难一个接着一个:无法读书,被诱奸怀孕,母亲自杀,导致最后家破人亡。
《一根水做的绳子》
作者:鬼子
这是一个弥漫着乡土味道的师生之间生死恋的感人爱情故事。阿香十六岁的时候就把身子给了老师李貌,但他们的爱却是痛苦的,女人坚韧执着,男人自私怯懦。阿香认定自己是李貌的人,认为这就是爱情,然而成为李貌妻子的愿望却让阿香等待了一生也未实现。
《大地芬芳》
作者:陶少鸿
两个家族繁衍生息的传奇画卷,几代农民耕耘梦想的悲壮史诗。脚夫陶秉坤救下沉潭的女子作了堂客(妻子),开始了拥有土地、发家致富的梦想,陶家的争斗与苦难便如影随形;而出身豪门的陈秀英却投身革命,离弃爱情而不惜,虽经九死而不悔……陶家与陈家,土地与革命,忠诚与背叛,偷安与献身,命运之诡谲与时代之壮阔,在这里演绎得跌宕起伏,淋漓尽致。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不仅是两个家族繁衍生息的传奇画卷,更是中国农民命运的缩影。
《中考》
作者:白志强
178中学是省级重点学校,在此准备中考的学生压力也很大。在苏灵老师的班里,段爽成绩中等,目标就是考到母校178中学读高中;姚亚军和赵大鹏是班里成绩倒数的两位,升学无望,一个只想在菜市场卖鱼,一个想做厨师,但是无奈家长逼得紧,二人的日子只可用一个“惨”字形容;班长扬子路是年级的尖子生,目标远大,并不愿意只留在母校178中学。学生在中考前备受煎熬,而此时的家长和老师们也都不轻松,比如段爽的父母,他们为了段爽能够在178中学读高中,也是用尽了功夫……小说以一个学校的中考升学为着力点,写出当代青少年面临的升学压力,以及父母、老师、校长等一干人面对学生升学时的种种表现,将那种压抑和扭曲状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小说改编成话剧、电视剧、电影都有不错的市场,相较于近两年表现青少年升学、考试的电视剧,这篇小说表现力更强。
《荒野的风》
作者:刘小兵
县委书记家的玻璃被打了一个洞,便去报案说自家受了枪击,然后黎队长便带着手下去查案了,根据他们的猜想,这个凶手可能是跟当年罗跛子有关联,于是便一路来到了当年罗跛子生活过的瘦马垅探查。与此同时,当年与罗跛子有过交集的县志编纂办公室主任陈雄也一个人来到了瘦马垅。小说记叙的时间涵盖解放前到改革开放,生动地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变迁。人物塑造方面,主次清晰,形象突出;情节设置上,草蛇灰线,贯通全篇,比较适合改编成影视剧本,甚至是改编后在舞台演出。
给自己写本小说
作者:金钱豹
(已更新)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一本书的厚薄可能有些不同,经历不同,境界不同,写出的故事也不同。我给自己写一部小说,没能给自己的人生定义对和错,主要是想“当留文字在人间吧”,过来人,就想写写自己,给社会和后人一点启迪,别无他意。 去年疫情期间,圈在家里,闲得无聊,再多的事也只能放下,但我心里明白,坚守在家,就是在战斗。所以,就给自己写一篇回忆录,也算给自己写了一部小说吧!我的人生故事很曲折,也很荣幸,自以为很骄傲。一生中,好似就真的的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一样”,又好似工作中的“填空”,每换一个单位,刚好这个单位就需要我这样人一样,正好是个“补缺”的。但你离开单位,人走茶凉也是一件常事。在中国,你就是一位天才,离开你中国照样发展;在单位,你就是一名拔尖人才,你走了,单位依然事业兴旺-----但我觉得,人的一生能做很多好事、也能做很多坏事,但做几件对人类有贡献的事的确不易,明年我就进入60花甲,我觉得一生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到底有益没有,静听读者评判。
作品标签:自传;回忆;故事
剑啸南天——毛泽建(又名“红色家祭”-第二章)
作者:湖南湘潭陈冠军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了家乡韶山。此时,距离他最后一次回乡离开时已经整整32年了。这次回来,看到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倍觉亲切。而目睹家乡的沧桑变化,他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此时的他,仿佛又回到了32年前的那段烽火岁月,仿佛看到了这一路走过的坎坷历程......
作品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