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投稿
wzbj_kefu01@163.com
微信联系
QQ联系
QQ:168627116
【剧本出售】
狄仁杰之天朝鬼帝
时间:2024-07-12     发布:龑嵩     阅读:564
大纲:

十年前!铁勒王子(鬼帝)力排众难,率先与大唐示好,开启胡、汉友好之先列,结束自隋朝近两百年的纷争。谁曾想!遭人利用,一场骇人听闻的诈尸风波席卷天朝,搞得天下大乱,人人自危。大唐——随即集结十万左卫卒,浩浩荡荡开向漠北,一举将铁勒九姓几乎全部杀死……

十年后!铁勒王子为报血海深仇,秘密潜入大唐,控制大理寺。杀了正谏大夫明崇俨、盗取天山雪莲,混淆视听。同时、以太子私藏甲胄之名,残杀三百金吾卫,霍乱京都。挑拨二圣之间的互相猜疑。

此时!大唐正处于皇权更换之际,帝国大权却逐渐转移到圣母武则天手里。高宗有所忌惮,不得不集结十万左卫卒进京护驾,发起最后一次废后运动。曾不想?一场更大的阴谋悄无声息的拉开帷幕——

正所谓人心思定,天命难为;朝堂更迭,各为其主。高宗在弥留之际不得不重新启用狄仁杰。
——狄仁杰以查诈死案之名,在二圣之间周旋。圣母天后始终是疑虑重重,特意派遣太平公主一同前往查探……

    狄仁杰从死去的三百金吾卫入手,在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弄清正谏大夫明崇俨诈尸谜团。期间!巧遇鬼手神医,纠出隐藏在大理寺的内鬼左龙武慕容仇;从被千牛寒冰控制的赤焰金刀桓斌口中牵扯出鬼帝(铁勒王子)的行踪。在大明宫内,查出十年前诈尸风波以平十年之殇;在千牛卫虎敬晖的带领下,重新识破鬼帝阴谋诡计;在李元芳的带动下,再次虏获鬼魅(铁保),让鬼帝无计可施;最终!让大唐幸免于难。最后!为了洗刷皇帝的不白之冤,以及太子的清白。狄仁杰与众人也一起上了天山,深入不毛之地。在常年大雪冰封的天山顶上,他们找到鬼帝的老巢,这才发现鬼帝也是个可怜人;也是受害人之一。但大局已定,木已成舟,一切都早已无法挽回。最后!鬼帝唤醒幽灵部队,与其展开一场殊死搏斗。最终,发生雪崩,虎敬晖抱着鬼帝一起掉进万丈深渊……

                                                                                                                                                     
序——大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东都洛阳/日
                                             
字幕:
大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皇帝身体每况愈下,数月不见临朝,帝国大权逐渐转移到圣母武则天手里。宗室老臣恐生变故,立谏太子李显早登大位,以肃朝纲。适巧,正谏大夫(明崇俨)被盗所杀,圣母武皇后怀恨在心,竟怀疑太子所为、责令彻查此案。太子私藏甲胃,抓了个人赃俱获。高宗皇帝手中皇权早已真空,也束手无策。于是秘密派人火速出宫,一场废后运动悄无声息的拉开帷幕……

   △镜头俯视全城,一群快马从皇城到洛阳街头,迅速移动,连成一线,向东直门奔跑。

画外音:驾!驾!驾……(三百金吾卫骑着快马,行动迅速,出现在洛阳街头。大清早,街上只有少许百姓,懒洋洋的张望着。)

△金吾卫快马加鞭,马蹄有节奏的奔跑,为首‘桓斌’亮出一块金牌)

三百金吾卫齐喝:金吾卫奉命出城!

画外音:吱呀——(城门打开,守卫眼睛放亮,羡慕不已!)

△城外,早已聚集无数进城的百姓,他们连忙退让三舍。

画外音:驾、驾、驾——(人多路堵,马蹄声有些放慢。)

△东城今天提早开门,百姓争了金吾卫的光,可以进城开个早市,逐笑颜开,陆陆续续开始进城。

画外音:驾!驾!驾——(穿过百姓,马蹄又开始急促,背后尘土扬天,不一会儿工夫,就把皇城远远甩在后面。突然!一个蓬面散发的白衣人「鬼帝」挡住了去路。)

画外音:噜——噜——噜……

画外音:呃!呃!呃……

桓斌:什么人?

鬼帝:哼哼哈哈——(鬼帝发出凄凉的鬼笑声。)

「嗒——嗒厖」(金吾卫见了,麻利的解开大刀护套,随即亮起兵器!)

 桓斌:装神弄鬼!(连忙悬崖勒马)

 画外音:呃——(马啸长空)

 桓斌:你到底是什么人?胆敢拦我赤焰金刀的去路!

  鬼帝:哼哼哈哈——本座是谁并不重要,但你们今天必须记住,本座将是你们的新主人!(伸出探花指,一扫眉间,显得万种风情,妖媚绕绕,阴阳怪气。)

桓斌:口出狂言,我呸——(一口唾沫随即吐在地上,根本不把此人放在眼里,胯下的战马却在原地徘徊着。)

  铁保(身边副将):将军,现如今京师鬼帝横行——(说话之人贼眉鼠眼。)

  桓斌:鬼帝?你信?(回过头,抢过话题,一双眼睛特别明显,赤血!)

  △铁保连话都没说完,只好打了退堂鼓,胯下的马跟人一样,时不时的往后退。

  鬼帝:哼哼哼哈哈哈——(犹如一种惊恐的鬼叫声。)

  △桓斌赤眼如刺,斜视对方!

  △鬼帝一直鬼笑着,笑得人心颤抖,像地动山摇一般。

  桓斌:迷心太窍!大家小心——(气入丹田,随即跃马升空,手里大刀凌空而劈。)

  △鬼帝并未躲闪,一阵风吹过,露出他那张苍白妩媚的脸。

  △桓斌一刀下去,却什么都没砍到,地上只留下一件素衣。向眼一看,自己眼前竟现两个一模一样的白衣幻影!随即刀身一挑,又杀将而去,地下却又留下一件素衣。

  △鬼帝貌似分身解术,却安然的站着,那鬼神一般的脸更显得阴森恐怖。

   桓斌:幻觉!一定是幻觉!(故意摇摇自己的头,随后借力攀鞍下马,提刀猛进,在鬼帝之中狂杀起来。只见白衣满地,白人越分越多。)

△金吾卫都傻眼了,连忙打马上前帮忙。

  △白衣人似乎同时动了,他们手里的暗器疾飞,三百金吾卫当场倒地,不久!桓斌因寡不敌众,也命损当场……

字幕 :天朝鬼帝,一场帝王更迭就此拉开帷幕;曾不想、大明宫诈尸风波、十年后竟在神都洛阳骤然掀起……


出片名:狄仁杰之天朝鬼帝

编辑: 龑嵩
             





   
1:洛阳/街头/日




旁白:

    大明宫原本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宫殿,也是大唐最高权力中心。十年前,一场骇人听闻的诈尸风波席卷天朝,搞得天下大乱,人人自危。无赖!二圣摆架东移,迁都洛阳。我——狄仁杰也被贬为复州(今湖北沔阳西南)刺史,即为洛州司马。——这是个十年之殇!经历过人间极致荣耀与繁华的大明宫,竟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座鬼城,举国之殇。时至今日,百姓还在虔心的焚烧着纸钱,显得失魂落魄。神都洛阳也笼罩着一层厚厚的雾霾,似乎挥之不去。

特镜:

镜头从烟花齐放,金碧辉煌的大明宫在夜色中闪烁,整个皇城在颤抖中旋转。随即镜头切入大明宫内——宫内灯火通明,二圣脸上神采飞逸,正在大殿宴设群臣,外来使节手捧奇珍异宝远道而来,其中波斯王子征求与舞女共舞,堂下的官员笑声不绝。大堂外,一条笔直的御道在烟花中呈现,一直延伸到宫外烟花湖畔。一支皇家卫队在御街上巡视 ,卫队长却是胡人,卫兵不泛有外邦皮肤。京城繁华,车水马龙;今天恰巧是元宵节,灯笼高挂,烟花齐放。外国商旅也乐意不觉,往还其间。突然一阵躁动,打破了彼此的宁静;时下!有人放火,火势迅速蔓延,越烧越大,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席转天朝,到处出现鬼魅,见人就杀,涌进皇宫,与皇家卫队僵持着。在这危机关头,文武百官群体下跪,圣上无赖点头。片刻!大明宫如临大敌,各自收拾行囊。皇宫内府行杖礼器全部出动,一起向东都进发!

「嗙——」一声开锣。从十年前拉回现实。狄仁杰骑着高头大马、千里迢迢也来到东都洛阳,亲眼目睹着地上烧纸敬香叩拜的老百姓。

△不远处,一队扶着灵柩队伍、由道家开路,金童玉女手扶素篙缓缓而来。靠近些,似乎是天子丧葬仪式。左右百姓夹道送行,纷纷磕头跪拜。咋眼一望,全城素篙,举国都在哀号。

    △狄仁杰连忙下马,也恭谨的站在一旁。

话外音:大人!(一个人迎面而来。)

狄仁杰:元芳!这是何人灵柩!

李元芳:正谏大夫死于非命,适逢今日出殡!

狄仁杰:明崇俨?

李元芳(点头):有好事者说、正谏大夫役鬼劳苦,为鬼所杀。

    △狄仁杰听了没说什么。

自白:

自己虽不相信鬼怪之说,但也心知肚明。这十年来,二圣虔心拜鬼,百官诚心依附,老百姓更是坚信不疑,导致明崇俨的官职一升再升。如今一死,丧葬仪式居然接近了天子——

    △灵柩靠近了,突然!灵柩内似乎有闷声。

  「咚——咚——咚——」

   △狄仁杰、李元芳听了都有点纳闷!你看着他,他看着你,最后断定声音是从灵柩中发出的,好不惊讶。

 「咚!咚……」紧接着,声音又响了,显得还有些急促。

   △扶灵柩之人似乎也有所察觉,但一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跪在地上的百姓听了也无比诧异。

「咚!」一声震天响,灵柩片刻就要爆炸一般。

话外音:诈尸!(扶灵柩之人这才恍然大悟,丢了肩上灵托,拔腿就跑。有几个没反应过来的却被压在灵托之下,痛得嗷嗷大叫。)


「啪——」几千斤灵柩早已失去平衡,重重摔在地上,好似散了架。此时,在棺木中突然坐起一个道士模样的僵尸。

话外音:妈呀!(压在灵托之下的人只听到一声叫唤,吓得都昏歇过去了。)

△百姓们见了早已眼眶放大,连滚带爬,只有半盏茶的功夫转眼都不知去向。

△狄仁杰眼睁睁看着人山人海的送葬队伍,片刻化作惊弓之鸟,不知去向。

    △李元芳掌中的链子刀出鞘足有半截,却发现刚坐起来的道士随即又躺了回去,接下来诡异的事并没再次发生,随后才收刀落式。

狄仁杰:元芳,走——过去看看!

△两人同时起身,狄仁杰上前去查看灵柩中的道士;李元芳去看被灵托压住的扶灵人。

△狄仁杰从怀中取出银针,插在道士体内,随后拔出,来回几次,细心查看。

    △李元芳伸手探了探昏歇人的呼吸,诓里诓眼眸,随后动手搬走压在他们身上灵托之物。

狄仁杰:他们怎么样?

李元芳:大人,他们只是吓昏歇过去了,并没什么大碍。

狄仁杰:唉——他也属于正常诈尸,并没什么可怕之处。(随手收起银针,重新入怀。)

    △李元芳探头去看,发现尸头煞白,似乎冒着一丝寒气。

狄仁杰(再次叹口气):唉——诈尸本来就是一件看似不寻常的古怪事,古今都有发生。现如今全城草木皆兵,唯恐而不及。

李元芳:大人!

狄仁杰(点头):元芳!你看——扶灵的人都被吓跑了。找个合适点的地方将他安葬了吧,不能没人敢替他收尸。

李元芳:大人!您是时候进宫面圣了。 
                            
狄仁杰:不急!我还得去另外一个地方!

李元芳:现场我去勘察过。

狄仁杰:有何发现!

李元芳:破坏十分严重。

    狄仁杰:何人所为?
    
    李元芳:大理寺!

    狄仁杰:大理寺?(睁大眼,显得很是惊讶,暗自嘀咕):稍有常识的人,都会保护好案发现场!看来我还得亲自走一趟——



2:洛阳/案发现场/ 日/


   场景:
     天空阴暗,没有太阳,一群大雁向南飞,时不时发出哀号声。

 △狄仁杰独自一人来到案发现场,这是块空旷地,到处无遮无拦。现场破坏得很严重,只留下一些好无章法的脚印,还有马蹄印。表面看来似乎无迹可寻,狄仁杰的脑海里却呈现出另一种画面。

 特镜:

有一队铁骑快马扬鞭驶向前方,突然间停住了脚步,有人跃马升空,出招落式,十分有力;随后全体一拥而上,几乎在同一时刻,全体从马上栽到在地,竟连一点挣扎的痕迹都没有。全体都倒下了,所有的马没人控制,悠闲的各自走开。中间只剩下一人还笔直的站着,他手里握着一根重兵器,却没有动。时下,刮来一阵风,吹乱了他的头发,整个身子也随风倒地。重兵器随即落地,发出「锵锵——」久久在空旷中回荡。最后又出现更多人,把尸体集体运走……

   话外音:大人!(元芳牵着马,信步而来。)

   狄仁杰(微微点头,回头又看着案发现场):元芳!你怎么看?

  李元芳:从地上的脚印不难看出,这场战斗是有人精心策划过。

  狄仁杰:一口气解决三百皇家卫队,此人不可小觑?(双眼又环绕四周)

李元芳:大人!这地方?又是天子脚下?更为奇怪的是——这里的空气,居然闻不到一丁点血腥味。
   
 △狄仁杰仔细听着,脑海里又浮现一种秒杀的镜头,无数暗器急飞,无一虚发,人死后,没洒落一滴血,当场暴毙——

   李元芳:天时地利都不占,那只有一种可能,他们中间肯定有叛徒,而且不止一个。

   △狄仁杰脑海随即一转,又浮现他们当中出现很多叛徒画面,叛徒在暗示中,突然间停住了脚步,在后面用一种奇特的手法,出其不意将他们秒杀。最后只剩下将军一人,将军大怒,出招落式,力战群雄,最后命损当场——

   李元芳:更耐人寻味是,如今大街小巷流言四起,都说是鬼帝横行。

   狄仁杰:肇事者故意造谣生事,其目的就是想转移视线,背后一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李元芳:大人!此案牵一发而动全身!

△ 狄仁杰深点点头!

△此时太阳扒开云雾,发出万道光茫,两人视目相望——
  
 3:皇宫/御书房 /内
     
  场景:
御书房里点燃着沉香,烟雾绕绕,宫女两边摆开,恭恭敬敬。高宗李治躺在病榻上,似乎刚吐完血,显得有气无力。太医院的御医忙碌的身影,正给李治检查病因,显得有些紧张。

 △狄仁杰走进御书房,看到眼前的一切,皇上的病似乎比预期想象中还要糟糕。

话外音:陛下!狄仁杰来了。(一公公上前,很小声的在高宗耳朵边嘀咕着。)

高宗:下去吧!(手一挥,显得有气无力。)

话外音:是!(太医们都恭恭敬敬的退去!)

高宗:爱卿!你终于来了!(一字一句,说话有些断续,艰难的起身爬起。)

△身边太监连忙去搀扶,让皇帝安稳的坐下。

狄仁杰:陛下!(连忙下跪朝拜)

高宗:还是免了吧!(说话的语言,听了都让人有些担心。)

狄仁杰:谢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鼻子酸了,竟淌出两眼泪花。)

高宗:朕知道,爱卿一直担心自己怀才不遇,一辈子庸庸碌碌,无所作为——(顿了顿)其实——不能,朕——原想等百年之后,让——让李氏后人重新启用你,到时恩威并施。想必那时——爱卿——定是个治世能臣,朕——即使——即使在九泉之下也是很欣慰的。(用来好大一口力气,才将话说完。)

狄仁杰:臣有愧,愧对陛下。(俯身叩拜。)

高宗:爱卿!别一直跪着!来——让朕好好看看。

狄仁杰:陛下!(起身靠近,其间急忙用自己的衣袖沾了沾眼角的两行泪花。)

高宗:好!好!好!狄卿!

狄仁杰:陛下——

高宗(微笑):此次提前重用你,朕——也是——情非得已。(病人膏肓的人,说话显得有些吃力。)

狄仁杰:陛下!千万不可动气,龙体要紧。

高宗:可眼下——可眼下不行了!朕的身体——(从高转低)每况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了。

狄仁杰:陛下千万不可胡思乱想啊!

高宗:咳!咳——(似乎并不理会一样,声音有些好转。)近日宫中怪事频频,就连护卫皇家三百金吾卫也在一夜之间死于非命——(高宗顿语,闭上眼,一种莫名的忧伤涌上心头。)

    △狄仁杰没有开口说话,陛下虽然只说了一些了事情的表面,但自己也心知肚明了。

高宗:唉——这些——这些还不算是最糟糕的——(高宗似乎没了力气,只说了半句。)

    △御书房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只有点燃的沉香烟雾绕绕,过了许久!

高宗定了定神:朕今天特封你为钦差侍御史,兼大理丞,重新掌管大理寺。(声音小,貌似是从喉管里发出的,决定也超出寻常。)

狄仁杰(连忙下跪):陛下——

高宗:爱卿临危受命,朕也知道,遇事诸有不便!特别是那帮老臣,皇亲国戚、可眼下的时局——能替朕排忧解难的、恐怕也只有爱卿一人了。(喘了一会儿粗气,才顺利的说出这段话。

狄仁杰:陛下!

高宗:爱卿——不要有所顾虑。(说话语气明显变小。)

△身边的公公双手捧着一物,无声的走向狄仁杰。

高宗:狄爱卿!此锏乃上古神铁所制,坚如盘石,故有「奇门兵器」之称。朕!今授予此锏,卿!当与朕行事。今后!即便是朕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爱卿也可以犯颜直谏——(用了最后的气力,强说出来。)

话外音:狄仁杰!还不赶快接锏谢恩啦!(身边的公公双手捧着亢龙锏。)

狄仁杰:谢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抬头伸手接锏。)

高宗:朕累了!你们都退下吧!(话完,闭目养神,一串晶莹的泪珠滴下。)

    话外音:谢陛下!(所有的人都恭恭敬敬退了出去。)

   

4:皇宫/宫外 /日

    △狄仁杰退出御书房,却在门外默默站了少许片刻。

话外音:狄大人!

狄仁杰:公公!(回头才一起离开。)

公公:这亢龙锏可是我朝开国宫廷御镇之物。上可直谏昏君,下可鞭策佞臣,我大唐自创以来,可还无此先例呀。

    △狄仁杰并没多说话,一直恭恭敬敬听着公公的教诲。

公公:这可是天大的皇恩,陛下这是把全部的法宝都压在您一个人的身上。狄大人!您可不要听得明白,心里却揣着糊涂!

狄仁杰:是!是——(似乎无话可答!)

△公公抢言:你明白也好,不明白也罢!圣意老奴已经传达了,官服与掌印老奴会亲自送往大理寺,今后可要好自为之——好自为之呀!

△狄仁杰哑然,却还是无话可说!

公公:狄大人——

狄仁杰:公公!

公公:那就此别过吧!(带着一种怀疑的目光)

    狄仁杰:公公慢走!(手捧着亢龙锏微微行了一个礼,随后目送公公离去。)



   5:皇宫/殿外 /日
   

    △狄仁杰走出御书房,来到殿外,却被一个貌似宫女的拦住了去路。宫女穿着大唐盛装,披着披肩,胸膛裸露。眼神却有点不安分,举止投足又不像是宫女。

话外音:奴婢见过大人。(宫女双手护譬,微微一欠身,本来裸露的胸膛竟收眼底。)

      △狄仁杰出于人的本性,还是瞄上了一眼。平胸,什么都没有,甚是惊讶。

话外音:想必大人就是狄仁杰吧!(宫女似乎也感觉到了,面容稍微带点怒气。)

狄仁杰:在下正是狄仁杰!

话外音:天后有请。(说话竟豪不客气,生硬,面无表情。)

狄仁杰:有劳!(微微一点头)

△宫女转身,地上拖着披肩,两手轻轻的提着裙摆,规规矩矩,生怕摔跤的样子。

    △狄仁杰只能默默的摇摇头,左手托着亢龙锏,右手稍微提着自己的裤摆,也尾追而去。二人一路无语,上了贞观殿 。


    6:皇宫/贞观殿 / 日


     △武则天立身在贞观殿殿前,整个神都一览无余。左右无数宫女整齐立在一旁,个个身材饱满。再后面是武士,个个血气方刚。柔弱透着威严,骨子里透着刚气。

     话外音:参见母后,狄仁杰带到。(立身下拜,原来她就是太平公主。)

     武则天:平身吧!

     太平公主:谢母后!

     狄仁杰:臣狄仁杰参见天后。(抽身下跪,左手还端着亢龙锏。)

     武则天:(冷眼相向)还是起来说话吧!

     狄仁杰:谢天后。(起身,退至一旁。)

     △之后!武则天并未动声色,用高高无上的眼神重新审视狄仁杰。

     △狄仁杰若无其事,特向一个犯错的孩子,在一旁等待受训话。

     武则天:有陛下御赐的亢龙锏,狄卿的底气果真硬郎了不少。

     狄仁杰:天后,臣诚惶诚恐。

     △太平公主听了暗自发笑,但装出一副诺无其事样子。

     武则天:速闻狄卿在大理寺不到一年,就判决了大量的积案要案一万余件。一时名声显赫,成为大理寺断案如神的通天神探。现如今!陛下荣升你为大理丞,兼御史钦差,可谓是后起之秀,难能可贵!

     狄仁杰:天后明鉴。

     武则天冷笑:可眼下宫内怪事频频发生,竟连守护皇城的三百金吾卫也一夜暴毙。本宫听说,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

     △狄仁杰听了心一惊,这可是话中有话,怪不得圣上说话也如此顾忌。
     
    △武则天冷眼相向,似乎也在察言观色。
     
    △狄仁杰并未动声色,还是一副诚惶诚恐得样子。
     
     武则天:狄卿如今荣升大理丞兼御史钦差,身居要职,你倒是说说看,这皇宫后院最糟糕的事,到底指的是什么?
     
   狄仁杰:天后,这最糟糕的事莫过于刚刚进贡的天山雪莲被盗。

    武则天:哦!

    狄仁杰:天山雪莲被盗,皇上的病就无法根治。

     武则天:是吗?

     狄仁杰:当然更糟糕的是正谏大夫之死。

     武则天没有开口,却换了一种目光,重新审视狄仁杰。

     狄仁杰:正谏大夫一死,就算找回失窃的天山雪莲,对皇上的病也毫无转机。当然!这还不是最最糟糕的事。

     △武则天的冷眼变了,一下变得很温和了许多。

     狄仁杰:正谏大夫一死,诈尸风波更加扑朔迷离,或许十年之殇将重新点燃。

     武则天听了点点头:十年了,从大明宫迁都到东都,鬼祟之说一直都是皇上的心病,也是众卿家的难言之隐。想我大唐地大物博,人才辈出。现如今明崇俨一死,天下恐怕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样的能人异士了——(顿了顿!思量片刻。)对了,本宫还听说,明崇俨的灵柩今天也出现诈尸?

     狄仁杰:天后,诈尸本身就是一件看似不寻常的古怪事,不必草木皆兵。

     武则天:话虽如此,却有好事者说正谏大夫役鬼劳苦,为鬼所杀。

     狄仁杰:天后!这——这无非是有人造谣生事,蛊惑人心罢了!

     武则天:狄卿说得倒是轻巧。

     狄仁杰:天后!鬼祟之说纯属是子虚乌有。

     武则天:本宫也一直都认为是太子一手策划,狄卿你怎么看?

    狄仁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天后能一视同仁,令微臣佩服。

    武则天:莫非狄卿也认为是太子所为?

     狄仁杰:天后不是已经证据确凿了吗?

     武则天(猛然回过神,哈哈一笑):狄卿不愧是狄卿!

     狄仁杰:天后!如果真鬼怪作祟,这案子臣也办不了?

     武则天:这案子十年前就已经办不了。

     狄仁杰:臣有辱皇恩;有负天后!

     武则天:好了!陛下既然让你掌权大理寺,想必自有他的道理!

     狄仁杰:天后!这案子查还是不查。

     武则天:查!当然要查,而且要一查到底。

     狄仁杰:天后,陛下虽给了臣官衔。

     武则天:莫非狄卿还要向本宫讨虚衔不成?

     狄仁杰(听了连忙下拜):臣要的实权!不是虚衔。天后!正谏大夫一死,此案将层出不穷。如今有人故意造谣生事,翻出十年前的旧案。倘若没有二圣同时授权,狄仁杰再能通天,也是回天乏术。

     武则天:没想到狄卿也会说话。好!本宫就赐你银牌龙云章,好肃清此案!

     狄仁杰:谢天后——


    7:神都/街头 /日



△狄仁杰骑马一路狂飙,跑出皇城,穿过皇宫偌大的广场。

      △太平公主也骑马一直紧追其后。

狄仁杰:你不用一直跟着我了?

太平公主:这是母后的意思。(回答的很生硬)

狄仁杰:你倒是不会拐弯抹角。

太平公主:本宫可不像有些人!

狄仁杰:有些人?

太平公主:那些看似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嘿——」狄仁杰窃笑,大理寺出现眼前,连忙僵住马缰。

「呃——」马啸长空。

△狄仁杰注视着门檐上「大理寺」三个大字,似乎有所顾虑,随后掉转马头,朝另一个方向而去。

太平公主:市井传言有些人断案如神,号称通天神探?

狄仁杰:你信?

太平公主:鬼才相信!(喃喃自语,也放慢了脚步尾随着。)

「哼——」狄仁杰:道说听途,陈腔滥调,公主千万别当真!(失笑,不远处,有一家驿站,狄仁杰拿出以前官职的腰牌。)

话外音:来人,加好料,替大人看好马。

话外音:咯——(随即有兵士前来牵马。)

话外音:大人!来京是另有高就?(讨好的口吻)

狄仁杰:你看我像吗?

话外音(上下打量):我看是不像,地子号四号房!

     △太平公主也交出了马,话没多说,随后尾追而去。

   


    8:神都/驿站  /夜

    

   △驿站是准备外地进京官员面奏的临时住所,地子号最为简朴 ,一间一床一桌一盏清油灯。

   △狄仁杰放下手中的亢龙锏,准备梳洗一番。

   △太平公主也进了这房间,看着简陋客房,眼睛来回打量着。

   狄仁杰(没有回头,但感觉公主进来了,一边梳洗,一边附和):像这样清贫的日子我想公主是过不惯的。

   △太平公主并没在意,眼睛始终在屋子里打转。

   狄仁杰:天色不早了,你可以走了!

   △太平公主这时才把目光集中到狄仁杰身上。

   狄仁杰:听不懂人话?

   太平公主:鸟话连篇!(语气冰冷,生硬。)

   狄仁杰:我说夜深了,请公主摆架回宫吧!

    △太平公主怒目而视。

   狄仁杰:公主!我可不是有些人?

   太平公主:有区别?

   狄仁杰:当然——

   太平公主(嘀咕):夜郎自大,妄自菲薄!

   狄仁杰:您这是夸我?

   太平公主:像吗?

   狄仁杰:有点!

   太平公主:无赖——(凤眼一瞟,就想动手。)

   狄仁杰(连忙抓住她的手):难不成有些人还想留下来过夜。

   太平公主:放开!

狄仁杰:你不是要委屈自己吗?

太平公主:我说过,那是母后的意思。

狄仁杰:那你是什么意思?

太平公主(凌空一掌):这就是我的意思。

   狄仁杰(连忙把另一只手抓住):别犯傻了,你母后只是让你跟着我的同时顺便监视我,并没有让你委身与我。(随手把她推开。)

   太平公主:我乐意!

   狄仁杰:就你这表情,还是别乐意的好。

   △太平公主没开口,却用一种异样的眼神死死盯着狄仁杰。

   狄仁杰:别这样盯着我,难道你不知道?天下的女人都以胖为美,就你这种身板,能嫁出去就算不错了。

   △太平公主这下真怒了,用身上的披肩旋成一条长长的飘带,快速出动!就把狄仁杰缠到自己跟前,眼神竟变成杀人利器。

   狄仁杰:公主!你这是要做什么?

   太平公主:谁说我嫁不出去。

   狄仁杰(身体此时正顶着她的前胸,再一次瞄了她的胸膛):就算勉强嫁出去了,我看也养活不了孩子。(随即身子一转,正好解开公主的捆绑。)

   太平公主:从今天开始,我就要让你亲眼看看,我到底能养活多少孩子。(披肩另一头又把狄仁杰缠到眼前。)

狄仁杰:我早已是相公了。(又一旋转,抽身而出。)

太平公主:我替你写休书。(手起用力,披肩一头缠着一桌腿,直朝狄仁杰迎面砸去。

狄仁杰:休书?我进京不是为了考状元的。(活生生的把桌子抓住,随手将放下。)

太平公主:谁说不做状元就不可以当驸马爷?(借力而上,又把狄仁杰缠住。)

△狄仁杰双手用力,本想挣脱。

△太平公主一用力,手中的披肩再一层把狄仁杰锁在自己跟前。

    △狄仁杰的身体又一次顶着她的前胸,无意中又去偷窥。

太平公主:你是要看吗?

狄仁杰:谁说要看!

太平公主:刚才明明在偷窥。

狄仁杰:可我什么都没看见!

太平公主:那我脱光给你看!

狄仁杰:就你这身材。

太平公主:我身材不好吗?

狄仁杰:自己心里有数!

太平公主:本宫今天非让你看个够!

狄仁杰:我看你怎么让我看。

太平公主:我看你有什么本事不让我脱。

狄仁杰:我看你到底有什么本事让我看。

太平公主:我让你看!

狄仁杰:看你怎么让我看。

太平公主:我脱!

狄仁杰:看你怎么脱。

    △两人从站着打到坐下,到坐下打到侧躺,太平公主毫无办法,所幸来个金蝉脱壳。正好裙内没有裤衩,整身子从裙摆下面滑出,这下可脱得干干净净。

狄仁杰(暗自摇头,只能说):你赢了!

    △太平公主正要得意,刚要开口,突然!房顶上有响动。

狄仁杰:嘘!上面有人!

△太平公主只能在原地将身子往上一划,从裙摆下面一套,急忙穿好衣服,身一侧,重新回到了狄仁杰身边。

    △狄仁杰顺手拔出公主头上的金钗,像放暗器一样射上房顶。

话外音:呀——(屋顶好像有人中镖了。)

△狄仁杰连忙抽身,本想去探个究竟。

     太平公主(也一跃而起,刚要举步):我操——(自己竟踩着自己的裙摆,重重摔在地上,只摔得恶狗抢屎)

狄仁杰:你看!这衣服不适合你吧!(走了半路只好折回。)

太平公主:还不赶快追!(忍着剧痛。)

狄仁杰:有你这一出,早走远了。

话外音:嗒——(从屋顶上掉下一点东西。)

狄仁杰眼捷手快,连忙用掌心拖住,是一滴血。

太平公主:此人受伤了,快!立刻通知大理寺全力缉拿。(一手去摸自己刚摔痛的额头。)

狄仁杰:鸡飞狗盗之徒,还是免了吧!来!让我看看!

太平公主:不要你管!嗯——(背过身,随后伸出手。)

狄仁杰:什么意思?

太平公主:我的金钗!

狄仁杰:哦,这个给你。(连忙把手中的血印提了过去。)

     太平公主:狄仁杰——(叫的咬牙切齿!)

    狄仁杰:不就是一支金钗吗?到时加倍还你就是!
   

    9:神都/大理寺 / 内院
    

   △大理寺侍卫森严,有皇家宫殿的气派。一进大门,远远就可以看见正中盘坐着一人,他正闭目养神。旁边你来而往,各尽其责。

   △昨晚一闹,太平公主大清早还没醒。狄仁杰只身出现在大理寺,也许是皇上批复的官文还没到!没人当回事。

   △时下!有护卫拦住去路。

   △狄仁杰无意中在窥视他们的鞋子,干净!之后只好亮出银牌龙云章,话也不多说,直接入内。

   △正中盘坐的脸上不但有刀疤,还是个光头。他用审视的目光一直盯着狄仁杰。

   狄仁杰:这里谁主事。

   刀疤脸:我!

   狄仁杰:你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校尉。

   刀疤脸咬了咬牙:大人好眼力,你又是谁。

△狄仁杰随手亮起银牌龙云章。

   刀疤脸:大人,原来隶属天后。(连忙起身施礼。)

   狄仁杰:这主事的人呢?

   刀疤脸:回禀大人,都走了。

   狄仁杰:都走了?

   刀疤脸:大人!此案牵连甚广,无人敢接此案。

   狄仁杰:你怎么不走。

   刀疤脸:我只是个小小的校尉,莫非大人就是新来的大理丞。

   狄仁杰:我正是是狄仁杰。

   刀疤脸:大人!左龙武慕容仇参见大人。

   狄仁杰:原来是人见人怕的鬼见愁慕容将军。

   刀疤脸:大人太抬举我慕容仇了。

   狄仁杰:那你说说这案情到底有何蹊跷?

   刀疤脸:大人,随我来!您先看看呈堂证物,自然就会明白。




    10:神都/大理寺 / 内府
作品链接:http://www.wzbj1616.com/script_info/1489
联系方式:
0.2981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