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合作】
《血染寒山寺》备案剧本合作、出售、转让
时间:2023-12-29
发布:李松
阅读:199
【人物小传】
黑面侠:男,约30岁,民国侠客,号铁流星,隐名埋姓且艺高胆大,行侠仗义抵抗日本侵略者,为保护寒山寺《枫桥夜泊》诗碑,而不惜牺牲个人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受到后人敬仰。
蒙面女侠:女,约23岁,黑面侠的义妹,武艺精湛且行侠仗义,帮助黑面侠一起抵抗日本侵略者,保护了寒山寺诗碑,并终身不离不弃。
钱荣初:男,约60岁,民国艺术家,精通石碑雕刻,正义爱国,为保护寒山寺诗碑,遭到汉奸特务谋害,后安全离去。
静如方丈:男,约70岁,寒山寺方丈,德高望重、正义爱国,精通内功及佛法,面对与日本侵略者的威胁而勇于抗争,在正义之士的帮助下,终于成功保护了国宝,而自身圆寂。
钱达飞:男,约30岁,日语翻译,钱荣初的亲戚,头脑聪明,口齿伶俐。
方文君:女,约23岁,江南美女,歌舞名角,多才多艺。
法明、法空、法净:均为寒山寺僧人,正义而勇敢,为保护国宝而奋勇抵抗日本侵略者。
松井石根:男,年龄不详,日本驻军司令,阴险残暴,南京大屠杀的指使者,企图掠夺寒山寺《枫桥夜泊》诗碑,但最终未能得逞,战后被远东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梁鸿志:男,年龄不详,民国大汉奸,从事卖国活动,企图帮日本人窃夺《枫桥夜泊》诗碑,但未得逞。后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1946年被处决。
野川:男,约35岁,日本军官,松井的帮凶,凶狠残暴,后被黑面侠杀死。
【故事大纲】
月落乌啼泣英烈,
涛声渔火忆峥嵘。
寒山古寺传神韵,
枫桥夜泊祭忠魂!
1937年,日军占领了苏州、南京等地,大肆掠夺中国的财富。
苏州寒山寺是千古名寺,收藏有许多文物古迹,其中《枫桥夜泊》诗碑就是名副其实的国宝,其价值无与伦比。寺内的静如方丈是得道高僧,不仅精通佛学和内功,并且有高尚的爱国思想,眼见日寇横行,不由痛恨不已,也更为国宝担心,料知日寇一定会来掠夺。
夜晚,有黑面侠来告诫,日寇一定会掠夺《枫桥夜泊》诗碑,要静如方丈早做打算。静如方丈感谢。
果然,第二天,日军司令松井石根就带领百余名日寇,由汉奸梁鸿志和翻译钱达飞陪同,一起来到寒山寺,并在《枫桥夜泊》诗碑前留影。
静如方丈不卑不亢与松井叙谈,松井告知来意,原来日本人也仰慕寒山寺,并在东京仿造了一座寒山寺,而且也刻了《枫桥夜泊》诗碑,但价值相差甚远。故此假借参加大阪博览会的之名,要把真正的诗碑运到日本展览,之后就归还。静如方丈早有思想准备,闻听后不动声色,并以天干地支巧妙应对,使松井理屈词穷,只得答应暂缓几日,但暗中示意几名日军护卫官野川等故意比试武艺,静如方丈只得命法明等几名弟子一试身手,结果双方不分胜负。不料野川依仗天皇武士身份竟然狠毒打伤了法明,幸亏静如方丈及时阻拦,用深厚内功击退了野川。随即,松井要求了期限后离去。
为了保护国宝,静如方丈急待思索对策,黑面侠又来到,揭露了日寇的阴谋,并拿出一小块石雕,静如方丈顿时明白,就立刻找到了苏州石刻大师钱荣初,先说明来意,又送上二十两黄金。钱荣初当即答应帮助,并将黄金全部退回,静如方丈深表感激。
随即,钱荣初使出最高技艺,决定在最短的时间内,雕刻了一块同样的《枫桥夜泊》诗碑,然后交给静如方丈用来代替真的诗碑。
正在紧张进行时,却不料汉奸梁鸿志和翻译钱达飞来到,请钱荣初为梁家祖坟雕刻许多诗碑,钱达飞与钱荣初是亲戚,但钱荣初怒斥了钱达飞。梁鸿志又威逼利诱,钱荣初无法推脱只得答应。
钱荣初来到梁家祖坟雕刻诗碑,但却耽误时间不能雕刻《枫桥夜泊》诗碑,正在急切时,祖坟里却发生爆炸,引来了日本兵,封锁了现场。梁鸿志无奈,钱荣初趁机离开,回家继续雕刻《枫桥夜泊》诗碑。
黑面侠告知有危险,静如方丈急忙请求钱荣初到寺内躲避,但钱荣初不肯,还是继续雕刻诗碑。果然,夜里有杀手袭击,幸亏有所准备,加之黑面侠暗中相助,钱荣初才无恙,随后躲避起来,继续雕刻诗碑。
很快,钱荣初雕刻完毕诗碑,即刻就要送出,黑面侠来告知一定要走小路。但钱荣初为了尽快送到,还是走上大道,果然半路遭遇汉奸特务劫持了诗碑,钱荣初追悔莫及,静如方丈也束手无策,法明等要去夺回诗碑,但被黑面侠出现阻拦。
夜晚,一辆马车经过寒山寺门口,车上坐着一位江南美女弹着琵琶,野川看见就骑马追赶过去,随即就失踪了。
静如方丈和钱荣初正在急急思索对策,黑面侠来到露出真面目,却是(某人),静如方丈和钱荣初大为惊诧。
某人说出缘由,以及保护国宝的计划,令静如方丈大师和钱荣初感激万分,却不肯答应。某人万般恳请,并以性命做保证,终于使二人赞同。于是,钱荣初与某人洒泪而别。
清晨,寒山寺门口发现一具血淋淋的尸首,顿时惊动许多人。
松井闻讯赶来,发现死者脸部血肉模糊,衣袋里有字条写着:刻碑、亵碑者死!吾忘祖训,合遭横事!
于是,松井和梁鸿志都断定死者就是钱荣初,不由都大吃一惊,再查询了大量资料后,松井惊恐万状,随即发电于日本天皇,至此不敢再索要《枫桥夜泊》诗碑。
国宝终于得到保护,但事情的真相却隐瞒了很久。
直到多年以后,一位老人来到《枫桥夜泊》诗碑旁,久久凝视着,终于真相大白天下,有良知的人们无不为爱国义士的壮举感到无限的敬佩。
编剧:李松
13071249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