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发布:今得
林辛超是一位心理科医生,他的工作:解开病人的心结。
他曾为医院的癌症患者,开设心理辅导的讲座,强调要宽心,不多考虑自己的疾病,以为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
不久,他自己也成了一名癌症病人,住进了肿瘤病房。他感到了,真要甩开疾病的思想包袱,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接触了同病房的病友,面临死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诉求、每个人的担心、每个人的向往、每个人的悲痛。而这不是用语言去宽慰他们的心能解决的。
李正风,单身汉,临终前只想着能再于当年一起下乡的战友聚一聚。但医生认为,这会加重病情而不同意放行。最终,他带着遗憾而走。
新来的胡天仁,是一位几进几出的老病人。得病后,他是钻到了研究这个病中去了,全身心的投入、关注这个世纪大病。进医院后,他与病人、与医护人员聊这个病,谈自己的看法,摆每家的观点,打破了病房的宁静,引起了院方的不满。
从这些病友身上,林医生更感受到癌症病人的心潮波动,他们是无法轻易做到心平气和的,这就是面临生死危险之时,病房里的客观现实。作为心理科医生,应该深入其中,给周边人一点帮助,在此同时,对于生命的时间与质量的平衡,做些专题的研究。
病友王生之,一个热衷于用诗歌表达思想心情的诗作者,患病后躺床还在写诗驱赶坏心情,遭到妻子和院方的责难,认为不利于养病。他写的最后一本诗集,林医生偷偷去为他发行出版。临终前,他是如释重负般的捏着凝聚他最后心血的这本诗集离去的。
林医生自己的病情也不乐观,女朋友刘洁与高医生觉得他管人家的事管的太多太累造成的。但他不认为如此,他觉得自己整天躺在床上,头脑里也是绕不开生死这个课题的,与其如此,不如转移注意力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我并不是舍己为人,我是为己为人。”
病友宋新生,人生走到此刻,竟闹了个绯闻式的家庭矛盾。林医生深知这对将要推进手术间的人来说,心情是何种的失落。他与女朋友合作,找宋的妻子和女儿谈,摆出造成误解的理由,说动妻女,或者谅解,使宋术后恢复良好。
一系列的事实与交谈,高医生也慢慢理解、接受病人心理需求的重要性,不再一味强调躺床静养。他逐渐默默放任林医生的一些所谓出格行为。如姚老师向往再进教室上一堂课,林医生与刘洁联系此事后,高医生也参与保驾护航,使姚老师满意地了却了一个心愿。
病房进了一位来自偏远农村的小病人傅幸陪,胆小害怕死亡,已经发展到有些神经过敏。林医生与同室病友关心他,帮助他,但他仍摆脱不了怕死的阴影。他半夜做噩梦吵醒邻里,大家意见很大,院方打算安排他去另一处的一个单人间,如此他是更担惊受怕了。他跑了回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林医生要求在那房里再放一张床,他去作陪。
在那间房里,他进一步做心理辅导,排解小傅的忧虑、恐惧心情。他的工作卓有成效,然而,他自己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林医生有后来者,医院沿着他的路走下去,成立了一支心理辅导队伍,出现在病人们的床头枕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