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投稿
wzbj_kefu01@163.com
微信联系
QQ联系
QQ:168627116
【剧本征集】
第十四届电影剧本梗概征集令|两万元扶持基金,只为你的创意!
时间:2022-11-28     发布:北师艺家人
第十四届国家电影局“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由国家电影局主办、九所高校联合承办(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电影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等协办,今年是此活动展开的第十四届,现面向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征稿。

征稿对象

    全校在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不包括教师和职工。

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2年12月25日晚22:00止。

作品要求

图片
1.具备完整结构且线索清晰的电影剧本梗概及人物简介;

2.要求创意新颖独到或具备鲜明的类型化特征;

3.字数控制在1500字以内。

提交内容

    剧本梗概(含人物简介)电子版+ 报名表电子版。(报名表见下方网盘链接)请提交到指定电子邮箱(请一律提交Word文档)。梗概与报名表按照“姓名+《剧名》+报名表/梗概”格式命名。

联系(咨询)方式

电子邮箱:bsdfilm2007@126.com 

联系电话:

段皓天18209188977

吕金彦 18859281183

钱佳仪 18701314013

征稿奖励

    资助金额奖励只针对电影故事片(含动画故事片)文学剧本的创作,每部入选剧本提供2万元人民币作为奖金,不作为拍摄稿酬。最终入选并获得资金扶持的剧本将统一汇总到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剧本中心享有优先推荐和使用权。


时间与流程

    按照分头实施、统一评审的原则,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将对本校青年学生创作的剧本进行遴选与初评,选出的优秀剧本统一提交到终审机构审定。终评机构由电影局负责组织相关专家建立。

1.截止到2022年12月25日,参赛同学将剧本梗概(含人物简介)通过电子邮件交至指定邮箱。

2.2023年1月初,公布入围名单。

3.2023年1月,在大赛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完整故事大纲乃至分场大纲写作。

4.2023年2月底,完成剧本初稿,进行初评。

5.2023年3月底,完成剧本终稿。

6.2023年4月底,进行终评。


报名表下载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27eTaBVf9_yRKe3tQXV6w?pwd=jbds

密码:jbds

疑问解答

问
此次梗概征集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吗?

答
此次“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由国家电影局委托北京九大高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实施,由这九所高校单独组织学生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可按照该征集令进行参赛,其余八所高校学生可咨询所在学校大赛组委会。

问
已经毕业的学生能参加吗?

答
征集对象:全校在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不包括教师和职工。所以很遗憾已经毕业的学生不在本次扶持计划内。

问
不是这九所承办高校的学生就不能参加吗?

答
非这九所承办院校的学生虽遗憾不能参与本次扶持计划,但由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主办的“青年剧本与创意大赛”很快也将发布征稿,其奖励丰厚参赛对象范围更为广泛,有意参赛者可关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官方微信或者微博。

问
比赛的奖励资助情况如何?

答
评委会将从40份入围剧本中评选出10个电影剧本进入扶持计划名单,每部入选剧本将获2万元人民币作为奖金,不作为拍摄稿酬。

问
入围后会有指导老师吗?

答
有的,组委会将邀请专业编剧老师及剧作研究者指导入围学生完成作品。

问
如何参赛?

答
在截止日期(2022年12月25日)前将剧本梗概(含人物简介)、报名表发送至bsdfilm2007@126.com,并持续关注大赛动态。

问
参赛有格式要求吗?

答
梗概征集阶段无特殊格式要求,建议最好将正文统一为宋体、小四字号、1.5倍行距,方便评委审阅。入围剧本创作格式之后再进行通知。

问
可否多人合作参赛?

答
可以。但若应征剧本为联合编剧,则所有作者需为北京师范大学在校学生,且编剧人数不得超过三人。此外报名时请将多位作者的信息填写在同一份报名表中,勿分开填写。

问
是否可以一人多稿?

答
允许同一作者提交多份作品,但禁止一人冒充多个身份投稿,一旦查出,将取消入围资格。如一人多稿,需相应提交多份报名表,每份稿件对应一份报名表。


指导老师

冯锦芳老师

    电影剧本中心办公室主任,二级文学编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电影学博士

尚伟老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歌舞团创作室编剧,代表作品《神医喜来乐》。

梁振华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影视编剧、新锐学者。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当代影视文化方面教学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著有随笔集《时尚的谎言与魅惑》《枫林冷雨》、长篇小说《密战》,参与《新中国文学史教程》编写,主编《中国影像志1949—2009》;在海内外报刊发表各类体裁文学作品逾百万字,开设专栏若干。代表作品《艳势番之新青年》、《天意之秦天宝鉴》、《我的机器人男友》、《春天里》、《思美人》、《冰与火的青春》、《神犬小七》、《我的博士老公》等。历任数百部(集)影视作品(电影、电视剧、大型文献纪录片)的编剧、总撰稿与撰稿人。主创影视作品多次获得“华表奖”、“金鹰奖”、“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2011年,被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授予“首都新秀编剧”称号。2015年,担任编剧兼制片人的《神犬小七》、《冰与火的青春》分别位列2015年电视剧全国网收视率第一、第九,双双入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中国电视剧选集”。

王宜文老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副院长。电影学博士,主要从事于中外电影史论、中外电影比较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主持“中国影视民族化研究”、“美国影片在华输入史及影响研究”等课题。王宜文老师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2002年以来受聘担任“大学生电影节”的专家评委。王宜文老师现为电影学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生指导教师,博士层次招收的专业方向为“电影历史与理论”,硕士层次招收的专业方向为“中外电影比较研究”。

陈晓云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影像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电影学院首届文学(电影学)博士;先后执教于浙江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学院、杭州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曾任浙江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副主编、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电影、城市电影、电影明星研究。陈晓云老师现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项目评审及鉴定专家、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多所大学客座及兼职教授、多个影视奖项评委。



田卉群老师

    电影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主研影视创作与文化批评,讲授世界经典影视片分析Ⅰ、Ⅱ、 世界文化史、影视编剧、影视前后期制作,主要著述:《经典影片读解教程》(2008年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探寻:中国电影本土化与类型化之路》、《那个洞是哪里来的:试论中国电影困境的形成及发展战略》。主要创作作品: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4》、电影《唐卡》编剧(影片获邀戛纳、上海、北京等国际电影节、巴黎中国电影节展映)、剧本《司徒雷登》(获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夏衍杯创意电影剧本奖)、科幻电影剧本《灰色星球》(获2008年国家广电总局夏衍杯创意电影剧本奖)、电视连续剧剧本《铁血黑金》(2013年广电总局立项)、小说《金手指》第二作者、29集电视连续剧《金手指》第二编剧 。2008年被评为北师大“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曾担任第8、9、1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秘书长,第17、18、1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北京市文学艺术奖评委,北京市电影审查中心专家审委,北京市文创基金评审专家、海淀区文创基金评审专家。

胡伟老师

    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系,主要从事于电影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以及Le Fresnoy法国国家当代艺术工作室。2014年获得法国文化部特殊津贴,受邀赴意大利罗马法兰西学院Villa Medici作驻场艺术家。2015年起,成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MPAS)终身委员。其艺术作品先后展览和收藏于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东京宫艺术中心,Gaité Lyrique, 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美国MoMA美术馆,巴黎路易威登艺术空间,德国Goetz艺术收藏基金会。作品也先后多次入围过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以及其它70多项国际电影节大奖和300余次提名,如第87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短片提名,第25届欧洲学院奖最佳短片提名,第50届金马奖最佳短片等国际殊荣。

蔡晓芳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影视系教师。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同年留校任教。目前主要讲授:电影剧本写作、影片分析、戏剧精读。主要参与影视剧策划、剧本创作指导等工作。出版专著《“镜”城:电影中的北京记忆与想象(1980-2010)》;创作剧本《冤家》;发表论文《电影中的城市化》、《京味儿文化与电影》、《大学生视野中的中国大陆电影调查研究》等。
作品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T6T_mOvpuO-iOsjXJyfVg
联系方式:
0.2467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