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出售】
电影剧本《活菩萨》:《拉贝日记》跨越世纪的故事
时间:2025-07-29
发布:chen111
阅读:51
一句话梗概:
约翰·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力设立难民安全区,保护二十多万难民免受日军侵害,并回到德国揭露真相的伟大事迹。
亮点:真实事件改编、反战、人道主义、跨国合作、情节紧凑。
详细梗概:1937 年上海沦陷,蒋介石宣告中国政府迁至重庆。随后,大批官员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南京市民逃离南京。德国商人约翰·拉贝本可随外交人员撤离南京,但拒绝撤离,选择留下来与外国友人建立安全区,保护南京市民。在此期间,约翰·拉贝利用纳粹党的身份威慑日军,减少难民们受伤害。此外,他每天写日记,记录日军的暴行。
1938 年约翰·拉贝被迫回国,嘱咐其他外国人保护好难民。回国后,大肆宣传日本人在南京犯下的罪行,不料被警察逮捕,警方警告他不许宣传日本人的暴行,他承诺后被释放。此后,约翰·拉贝将日记收藏起来,且警告家人不许提在南京的任何事。
苏德战争爆发后,约翰·拉贝一家陷入贫困。而后,他因纳粹党身份失去工作,因缺少食物,患上皮肤病。南京人得知他的困境后,立刻募捐 1 亿元资助拉贝。约翰·拉贝得到南京市民的资助后,深受感动,开始整理日记,收集南京大屠杀期间的资料,准备日后捐给中国人。
1996 年,拉贝的孙子将拉贝日记无偿捐赠给中国,中国将约翰·拉贝的墓碑迁至南京。
2020 年疫情爆发,拉贝的孙子(德国医生)在职的医院紧缺医疗物资,无奈求助中国大使馆。大使馆接到通知后,以最快的速度筹集医疗物资,赠送给拉贝的孙子。
人物小传
约翰·拉贝
身份:西门子洋行代理人(德国)
性格特征:正直、勇敢、善良、仁慈、幽默、有责任感、富有同情心。
背景:在中国南京生活了30多年,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南京大屠杀期间,他主动站出来,利用德国人和纳粹党的身份,保护了二十多万中国难民。
关键行动:设立难民安全区,保护难民免受日军侵害。与日军交涉,阻止暴行,保护难民安全。回到德国后,向民众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
结局:晚年生活困顿,但仍坚持整理南京大屠杀的相关资料,最终由孙子将其日记公之于众。
托马斯·拉贝
身份:拉贝的孙子(德国医生)
性格特征:有责任感、关心家族历史。
背景:生活在德国,对祖父拉贝的事迹有所了解。
关键行动:在新冠疫情期间,向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求助,寻求医疗物资援助。了解并传承祖父拉贝的事迹,最终将其日记公之于众。
结局:成为连接中德两国友谊的桥梁,让更多人了解了拉贝的伟大事迹。
韩湘林
身份:拉贝的秘书
性格特征:忠诚、机智。
背景:跟随拉贝多年,对拉贝的工作和理念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支持。
关键行动:协助拉贝设立难民安全区,管理日常事务。拉贝不在时,负责保护难民安全,处理紧急情况。
结局: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与拉贝共同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见证了拉贝的伟大事迹。
罗森博士
身份:美国外交官,历史见证者
性格特征:正义感、勇敢、直率
背景:在南京工作多年,对南京的市民友好。
关键行动:1938年返宁时被日军阻挠上岸,亲眼目睹江边堆积如山的尸体与日军军官对峙时痛斥:"日本人在南京为自己树立了耻辱柱!"
结局:拉贝回国后,继续保护安全区的难民。
其他人物:
张国珍——拉贝的仆人
哈茨——机械师(奥地利)
福斯特——圣公会牧师(美国)
约翰·马吉——圣公会牧师(美国)
史迈士——金陵大学教师(美国)
魏特琳——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美国)
开场字幕一: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开场字幕二:
乔治·桑塔亚纳:忘记过去的人必定要重蹈覆辙
淡入:彩色画面
1.德国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3月11日晚——内景
电脑屏幕播放新闻(德语):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已经构成全球性大流行……
一位身材高大、40岁左右的德国男医生坐在办公桌前,疲惫地看着屏幕上播放的新闻,接着望向办公桌上的书——《拉贝日记》。随后,他暂停屏幕上的新闻播报,左手按着《拉贝日记》,右手拿起电话,拨通了号码。
2.中国驻德国大使馆——2020年3月11日晚——内景
办公室内响起电话声,35岁的男外交官接通了电话。
外交官(德语,慵懒地):你好,这里是中国大使馆。
电话里传来声音(蹩脚地中文):你好,我是托马斯·拉贝,约翰·拉贝的孙子,您还记得我爷爷吗?
外交官抬头看向书柜上的《拉贝日记》,嘴角微微一笑。
外交官(点着头,热情地):当然记得!您爷爷是中国人的恩人,他在中国南京所做的贡献,中国人永远记得!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
托马斯·拉贝(紧张地):额……感谢你们还记得我爷爷。我想请求你们帮助……我是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的一名医生,近日疫情突然爆发,医院里人满为患。我们医院紧缺医用物资,能不能为我们提供一些药物和防护装备?
外交官:请稍等……
外交官快速地翻阅着书本,电话噪音响起。
转场:彩色画面切至黑白画面,地点切至中国南京,时间切至1937年。
3.南京城——1937年11月9日白——外景
成群的中国轰炸机飞往西边。市民们抬头望着天上的飞机,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4.拉贝办公室——1937年11月9日白——内景
收音机受到飞机的干扰,发出呲呲的声音。50岁的拉贝坐在椅子上调试收音机,28岁的韩湘林在一旁整理文件。收音机调试好之后,发出了声音。
上海电台广播:1937年11月9日,上海沦陷,中国军队已全面退出上海,上海地区内不再有一个中国士兵……
韩(担忧地):上海沦陷了,日本很快就要打过了,我得赶紧走了……
拉贝(分析):日本人之所以能赢得战争,是因为他们有现代技术装备。蒋介石应该与日本人讲和,这样至少可以减少平民伤亡……
韩:拉贝先生,中国人即使退到西藏,也不会和日本人讲和的。
韩拿着文件快步地走了出去,拉贝无奈地望着韩的背影。拉贝继续调试收音机,另一则广播响起。
广播内容:中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宣布,将中国政府迁至重庆。唐生智将军将留在南京,领导军队对抗日军,保卫南京战斗到最后一滴血。
5.拉贝家的院子——1937年11月10日早上——外景
防空警报响了,10架日本飞机在城市上空交叉飞行,向机场和军事基地扔炸弹。高射炮对它们进行了猛烈的射击,但毫无成效。
院子里的人不为所动,呆呆地望着天上的飞机。拉贝跑到院子里,向院子里的人招着手。
拉贝(大声喊道):你们在干什么,没看到日本飞机吗?赶紧躲到防空洞里,这里很危险!
人们听到拉贝的话,慢悠悠地走向了防空洞。拉贝望着他们面对危险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瞬间气愤起来。
拉贝(愤怒地):日本人随时会扔炸弹下来,你们想被日本人炸死吗?所有人都必须给我躲到防空洞里去,赶紧!快点!
人们听了拉贝的训斥后,迅速跑进防空洞。拉贝跟在他们身后,最后一个走进防空洞。拉贝刚踏上台阶,就笔直地滑了下来,摔进了泥坑里。
拉贝(扯着弄脏的裤子):真丢人!(德语)
身旁的人上前扶着拉贝起来,拉贝气愤地甩开他们的手。
拉贝(发火):为什么不把防空洞里水排出去?你们整天都在干什么?我们必须重新砌一个砖块台阶……
人们听从拉贝的指挥,纷纷开始排水。
6.南京市——1937年11月17日晚——外景
政府开始大迁移,整个夜间大街上熙熙攘攘,汽车、卡车、坦克一辆接着一辆,缓慢而又沉重地、隆隆地向前开。所有人都在收拾行李,满载行李的人力车、手推车、小汽车和卡车还在日夜不停地开出城去,开往江边。
7.美国大使馆——1937年11月22日傍晚5点——内景
一群留在中国的外国人坐在会议室里,商量建立安全区。
45岁的史迈士:日本军队很快就要来了,我们委员会需要建立一个难民区。一旦城市遭到炮击,非战斗人员可以躲避到那里去。
史迈士(望着拉贝):拉贝先生,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会留在南京,是吗?
拉贝:是的,我会留下来。
史迈士:好,那么……我建议你当选安全区委员会主席!
拉贝(吃惊地):我?为什么是我?
史迈士:因为你是德国人!日本是德国的盟友,日本人应该会尊重你!其次,你是一名出色的商人,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比我们好!
拉贝(推脱):哦……不一定,我……
35岁的福斯特:目前,没有谁比你更合适了!
50岁的哈茨:你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如何保护南京人,一定比我们有经验!
拉贝(思考了一会儿):好,但愿我能够胜任这个……也许会变得十分重要的职务。
8.南京城——1937年12月12日傍晚——外景
全天遭到了轰炸,玻璃窗被震得直响。紫金山上有几座房子在燃烧,城郊的房子也在燃烧。周围都是隆隆的炮火声、步枪声和机枪声。
士兵、平民、乘坐的卡车、轿车、马车都挤在只有70英尺宽的城墙门洞——通往外界的唯一出口,准备逃离南京。
9.拉贝家——1937年12月12日傍晚——内景
拉贝和张正在办公室收拾行李。拉贝看着张将中国字画随意地扔到木箱里,气得直摇头。
拉贝(气愤地):张,小心点,那些字画很昂贵,你要轻拿轻放……
32岁的张冲着拉贝傻笑,重新将字画整理好。
张(点头哈腰):知道了,拉贝先生,我轻点……
韩急匆匆地跑到拉贝面前。
韩(大声地):拉贝先生,现在已经买不到汉口的船票了,我们一家人走不了了。所以,我们一家人得留在南京。我得跟你同甘共苦了。
拉贝走近韩,拍着韩的肩膀。
拉贝(笑着):有你在,我就放心了!你先将你的家人安顿好,然后就准备跟我一起帮助南京人渡过难关吧!
10.拉贝家——1937年12月12日傍晚——外景
拉贝、韩、张各自拿着几箱行李下了楼,看见佣人们睁着惊恐的大眼睛在门口走来走去,以为拉贝要乘船离开南京。拉贝停下来,看着他们。
拉贝(告诉佣人们):我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不会丢下我的佣人、职工及其家属不顾,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会留下来帮助你们。
佣人们听到拉贝的话,开心地笑了。随后,拉贝和张开着车走了。
11.中山码头的路上——1937年12月12日晚——外景
紫金山上的火炮不停地炮击着,南京城四处失火。路上挤得水泄不通,拉贝的汽车在人群中艰难地行进着。到达码头后,与43岁的罗森博士汇合。
拉贝(拿着行李):总算到了!
罗森博士(指着南京城):你也看到了,南京现在有多糟糕,所有人都在逃命!
拉贝(举着手中的行李):我也得让我的行李先逃命,让它们有个安全的地方。
罗森博士望着拉贝,无奈地摇摇头,没有说话。随后,三人拿着行李上了船,将行李放到船舱。
拉贝(指着行李):这是我在中国多年来收藏的字画和书籍,一定要替我好好保存!
罗森博士点点头,然后担忧地望着拉贝。
罗森博士:你确定要留在这里?
拉贝(点点头):罗森博士,别太为我担心!我早就做好了准备,并不是盲目地参与这件事。
罗森博士:可是战争一旦爆发,你会有生命危险!
拉贝(笑着):罗森博士,你要知道,我是一个正派的汉堡商人,不能让中国佣人和职员,以及他们的家属看着我这个主人逃跑!所以,我必须留下来!不过,你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我自己!
罗森博士:这样做风险太大了……
拉贝:我别无选择!
之后,拉贝向坐在地上打扑克、喝啤酒的旅客们做了简短的告别,就快速地离开了码头。汽车开出码头后不久,最后一座通往外界的桥梁被强行拆除。
12.回拉贝家的路上——1937年12月12日晚八点——外景
猛烈的炮火,火光映红了整个南面的天空。路上静悄悄,大批难民带着妻儿露宿街头。士兵们在吧台喝得醉醺醺的,懒洋洋地躺在俱乐部的沙发上;街道上遍地都是中国军队扔下的军服,手榴弹和各种各种的军用物资。
拉贝坐在汽车里,担忧地望着路上的情况。
13.拉贝家——1937年12月12日晚八点——外景
拉贝开车回到家,看见大批难民堵在院子门口。妇女和儿童苦苦地哀求拉贝放他们进去,一些大胆的男人翻墙进入了院子。
拉贝(毫不犹豫地):韩,把大门打开……
韩(在院子里喊着):拉贝先生,院子里放不下这么多人……
拉贝(大声地):打开,把门打开……
韩迅速地打开了大门,拉贝和张上前帮忙。两扇大门全部打开后,难民们蜂拥而至进入安全区。拉贝看见一批佩戴黄袖标、全副武装的中国军人进入了院子,立刻上前赶他们出去。
拉贝(焦急地劝导):这里是非军事化区域,军人不得入内。日本军队很快就要进南京城了,你们必须出去!如果你们不出去,日本军队就会攻打安全区的难民……
中国士兵们不情不愿地出去了。
拉贝望着南面的整个地平线变成火的海洋,到处是山崩地裂的响声。炮弹和炸弹在不停地呼啸着,越来越密集,越来越近。
拉贝和韩戴上头盔,将客人们安排在办公室、储藏煤的地下室、佣人的厕所、防空洞、在露天、在院子里、在石子路上。大部分难民带了被褥,露天席地而卧,一些机灵鬼把床安置在水平悬挂的德国国旗下。
半夜,炮火声慢慢减弱。拉贝和衣躺下,看着北面漂亮的交通部大楼正在熊熊燃烧。
拉贝(嘴里念叨着):谢天谢地,最困难的时刻过去了。
14.南京城内——1937年12月13日早晨——外景
拉贝开着车在街道上巡查,看见路上到处都是伤亡人员和丢弃的武装装备。随后,迎面碰上日本兵,只好绕道而行。然后又看见大批中国士兵,拉贝将车停了下来,走到中国士兵面前。
拉贝(指着日本兵的方向):日本士兵已经攻打进来了,以你们现在的状态跟日本人对抗,无疑是送死!你们最好放下武器,成为日本人的俘虏至少不会有生命危险!
士兵们:我们不能投降,我们必须坚守阵地……
拉贝(咆哮道):你们的军官昨天夜里已经逃跑了,留下你们在这里坚守阵地就是送死!你们看看你们的装备,再看看日本士兵的装备,你们是打不过他们的!
士兵们看着日本人已经逼近,最终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交给了拉贝。这时,子弹突然呼啸而过,不知从哪个方向朝他们射击。拉贝四处张望,看见一名中国军官骑在马上拿着一支卡宾枪四处扫射,显然不同意他们的做法。
拉贝(大喊):这周边是安全区,里面住着成千上万的难民,你在这儿开火会遭到日本士兵的射击。我知道你不同意我的做法,但我必须保护难民们的安全……
中国军官无视拉贝的声音,继续扫射。突然,哈茨先生冲了过去,将军官的卡宾枪夺了下来,两人发生了争吵。拉贝将武器收了起来,带着士兵回安全区。
15.拉贝家——1937年12月13日白——内景
拉贝带着难民回到家,将武器交给韩。
拉贝:韩,把这些武器收好,不要让任何人触碰,等日本人来了再交给他们。
韩:好的,拉贝先生!
拉贝(嘱咐):张,现在外面很危险,让所有人待在院子里,不要在街上逗留。危险的时候,让他们躲在房子里或者不被看见的地方。另外,安全区是专为难民设立的,无权为中国士兵提供保护,不准他们进来。还有……如果日本人来安全区检查或巡视,必须予以通行,不得向他们实施任何抵抗。
张:好的,拉贝先生。我一定严格遵循你的规定。
16.南京城内——1937年12月14日白——外景
飞机上抛撒着宣传单:向平民百姓通告,日本人在任何方面都会受到人道的待遇。
拉贝开车在街道上巡视,汽车每开100米~200米的距离,就碰上几具尸体。他停下来,检查尸体,尸体背部有被子弹击中的痕迹,死亡的都是平民。之后,他捡起地上的宣传单,看到上面的文字后,气愤地摔在地上。
紧接着,他看见日本士兵每10人~20人组成一个小分队,在城市中穿行,开始实施抢劫。
画面:日本士兵砸开店铺的门窗,想拿什么就拿什么,无所不抢,没有一间商店、房屋幸免。一些日本士兵成箱成箱地拖走掠夺来的物品,还有一些士兵征用了人力车,用来将掠夺的物品运到安全的地方。(案例:抢走一双女士皮手套,喝掉了桌子上的所有牛奶,然后又用手把糖罐全部掏空。偷走两头奶牛。偷便鞋、被褥、剃须刀、蜡烛等。)
拉贝在街道上遇到福斯特,两人一同巡查。他们看到几个日本士兵正打算拿走福斯特的自行车,看见拉贝和福斯特后愣住了,之后迅速溜走了。拉贝拦住一个日本巡逻队。
拉贝(警告道):这里是美国人的地盘,让你们的强盗离这里远点!
日本士兵只是笑笑,不理睬拉贝。
拉贝看到1000名中国士兵被捆绑着强行拖走,随后在一块空地,日本士兵用机枪扫射中国士兵。(在隐蔽的角落里,一个摄像机咔嚓一声,拍下了这一幕。)
拉贝和福斯特听到机枪声愣住了。
拉贝(惊讶地):日本人就是这样对待俘虏的?
福斯特(摇着头,气愤地):我真是惊呆了!我们早该看清日本人的真面目!
17.拉贝家——1937年12月14日晚——外景
拉贝回到家,韩立马冲了上来。
韩(焦急地):拉贝先生,邻居的屋子里,有三个十四五岁的姑娘被日本人抢走了……
这时,拉贝看见几队日本兵闯了进来。拉贝立刻冲了过去,向他们出示手臂上的国社党卍字袖章。
拉贝(大声地):这里是安全区,日本士兵不得入内。
日本士兵看见袖章后就撤走了。拉贝望着他们的背影,烦躁地摇了摇头。
拉贝:韩,邻居家的姑娘们,我明天会跟日本军官报告。你留在家里保护院子里的难民,不要出去!
韩:好的,拉贝先生。
拉贝(叹气):日本人把我们累坏了!
18.安全区——1937年12月15日早——内景
拉贝还没苏醒,张就跑过来。
张(焦急地):拉贝先生,日本人在办公室抢劫……
拉贝赶忙起床,冲到办公室。几个日本士兵看见拉贝落荒而逃。拉贝拽住其中一个士兵,迫使他将偷到的东西放下。
拉贝(怒吼):把东西放下,你们这群强盗!
日本士兵冲拉贝笑了笑,将偷来的东西放下之后,就匆忙地跑了出去。
拉贝(在身后喊道):滚,滚出去!
拉贝气喘吁吁地望着一片狼藉的办公室,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时,韩跑了过来。
韩(通报):拉贝先生,日本大使馆福田先生来访。
19.安全区——1937年12月15日白——内景
40岁的福田主动和拉贝握手。
福田(礼貌地):拉贝先生,我听说您在南京生活了很多年,应该对南京非常熟悉。现在,我们日本人已经占领了南京。您作为安全区主席,必须听从我们的指挥,希望您配合我们的工作!
拉贝(笑着):我当然配合您的工作,但也希望军方不要伤害那些无辜的难民。他们都是穷苦的百姓,没有能力逃出南京,而我的任务就是保护安全区的难民。另外,我们应尽快使发电厂、自来水厂和电话局恢复正常。这样不仅符合我们的利益,也符合日本当局的利益。有关这一点,我们或者说我,可以找到工程师和工人们将工厂重新运转起来。
福田(若有所思):我们日本军队已经入驻了南京,自然也希望尽快恢复基本设备,确保生活正常进行。
拉贝:好,我会尽快着手去办!此外,我们安全区委员会对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的命运深感震惊,希望日军能够根据有关战俘的战争法律规定,并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给予这些过去的士兵以宽容处理。战俘适合充当劳工,帮助我们早点恢复正常的生活,而他们也会因为能够尽快重新过上平民的生活而感到高兴。
福田(敷衍):拉贝先生,如何处理已经解除武装的中国士兵,交给日军办理就行。您可以相信日军是有人道主义的。
这时,拉贝的邻居跑了过来,跪在拉贝面前。
邻居(哭着祈求):拉贝先生,4个日本人闯进我家要强奸我的妻子,我求求您去救救她……
拉贝拉着邻居起来,然后愤怒地望着福田。
拉贝:福田先生,看来您的军队需要好好管理!您跟我去看看……您的军队都干了什么!
福田(客气地):我跟您去。
20.邻居家——1937年12月15日白——内景
福田跟着拉贝来到邻居家,看见一个日本士兵正脱着裤子试图强奸邻居的妻子,另外三个日本士兵按着邻居的妻子。拉贝冲上前抓住正在脱裤子的日本士兵,另外三个日本士兵看见他们后落荒而逃。拉贝扯着日本士兵的衣服拉到福田面前。
拉贝(暴躁地):福田先生,你们日本士兵就是这样对待南京的平民百姓吗?
福田(笑着):不好意思,拉贝先生,我们失礼了!
福田站到士兵面前,随意地扇了两巴掌,推着士兵往外走。
福田:出去,赶紧出去!
拉贝望着福田,摇了摇头。这时,张跑过来。
张(焦急):拉贝先生,又有日本人闯进院子里抢东西了……
拉贝拍着额头,叹了口气。
拉贝(忧愁地):没完没了!
拉贝没跟福田告别,就急着跟张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