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18
发布:杨迪
阅读:86
一、剧本简介
电影是根据辽西锦州一位普通个体经营者芦花的真实故事改编。芦花奔波于新疆与锦州之间做干果生意,一次运送鲜果的耽搁,与南疆青年安尼瓦尔结下情谊,她不顾双方父母的反对,执著地与维吾尔族青年安尼瓦尔结为终身伴侣。她的无微无至的孝道,让婆婆地里拜尔冰释前嫌,在母亲刘桂芳“冒天下之大不韪”般的态度中,生下二个维吾尔族孩子,收养了二个蒙古族孤儿和新疆老乡的女儿,组成了三个民族的家庭。她精心哺育这个民族之家,并接纳新疆来的阿迪莱、阿依慕等大学生到她的干果店和饭店打工,关心她们生活,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穆斯林留学生在他的家里开新生欢迎会、欢送会,开斋节、古尔邦节,她的家成了穆斯林学生团聚的民族之家。她帮扶和引导沙吾提、古再丽、普拉提、马立克等新疆青年走上规范经营的道路,并挽救了10多位新疆失足青少年,维护了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成为受人尊重的汉族妈妈。她在南疆村中建起了干果加工公司,解决卖难问题,被新疆人称作美丽天使,当维吾尔族丈夫患了脑瘤瘫痪在床时,她又承担照顾爱人和婆婆,还有五个孩子,扛起这个民族之家的重负。
二、剧本梗概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根据辽西锦州的“全国民族先进个人”芦花(芦志红)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芦花去新疆和田市某乡进干果时与南疆青年安尼瓦尔邂逅,来往于锦兴(锦州)与新疆进送货,让芦花与安尼瓦解尔擦出爱的火花,安尼瓦尔没有接受母亲为自己介绍的新疆姑娘热娜,芦花在母亲刘桂芳“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态度下,毅然与安尼瓦尔在清真寺成亲。婆婆地里拜尔对芦花看不顺眼,生活中产生摩擦,俩人甚至将婚房搬到运输车上。
芦花对婆婆依然尽着儿媳的关爱,为给婆婆看病,为了找医生和药,芦花走了一夜,并为婆婆煎药,婆婆把药碰翻,第二天芦花照样背起婆婆去医院。乡里医疗条件差,她坐硬板,让新疆婆婆坐卧铺转到医疗条件好的自己的家锦兴市治疗。芦花母亲刘桂芳与安尼瓦尔的母亲相见,双方既尴尬又无奈,在芦花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病治愈。
回到新疆的婆婆对她的态度有了好转,此时,芦花在新疆生下儿子,她将儿子取名为穆热地力(汉语民族之意),俩人回到锦兴开始做干果买卖,南疆的干果在内地找到了销路,俩人的干果生意也越做越大,源源不断的干果从南疆运到锦兴。村主任热依木将全村的靠干果致富希望寄托在芦花身上,芦花宁肯自己多付出,也让乡亲们不失所望,她帮助来内地的卡日阿吉等乡亲建起干果批发店,让乡亲们的干果得以顺利销售,此时的新疆乡亲们找到芦花,来就医的她帮助,做生意的她搭桥出资。当芦花再回到南疆的时候,乡亲们都称她为“尔之古汉”(汉语“希望之花”之意)。她的家被戏称为“新疆办事处”。
芦花在卖干果的时候,遇到内蒙古来的带着二个四五岁孩子的老乞丐,老乞丐将孩子贡布遗弃到垃圾箱中,被芦花捡到带回家中,她执拗将蒙古族孩子贡布收养,老乞丐爷爷离世了,贡布与哥哥札德投奔芦花,芦花将俩个蒙古族孩子一起收养下来。卡日阿吉妻子生下女儿后离世,卡日阿吉将刚出生的女儿帕米尔克孜让芦花收养,已经怀孕的芦花接收了帕米尔克孜。芦花的小女儿不久出生,她为孩子起名为美尔巴哈,意为“团结”之意,二个孩子的维吾尔族语的名字正好是“民族团结”。这样,芦花便担当起有三个民族和五个孩子的民族大家庭的重担。
芦花的干果摊位很有人气,她的摊位成为当地维吾尔族大学生喜欢光顾的地方,阿迪莱、阿依慕等新疆贫困大学生来到她的干果店勤工俭学,她欣然接纳,并给发工资,关心她们在锦州生活和学习。维吾尔族大学生与蒙古、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穆斯林留学生的新生欢迎会、欢送会,开斋节、古尔邦节都由她出资承办,她的家成了穆斯林学生团聚的民族之家。芦花的干果生意也越做越好,芦花回到新疆把婆婆接过来并悉心照料。
芦花的勤劳让她的生意红火,她盘下一个饭店,帮扶和引导沙吾提、古再丽、普拉提、马立克等新疆青年走上规范经营轨道,将几个人安排在饭店做工,为让新疆青年增长知识,芦花联合锦兴市诗词学会,成立了昆仑诗社。
芦花影响村主任热依木的号召,支持南疆村子,在村里建起了芦花干果加工公司,锦兴市打工的南疆人都回来帮忙缺少资金,她的婆婆拿出积蓄来帮助建厂,让全村的维吾尔族乡亲的产品都能升值并售出。
丈夫安尼瓦尔得了脑瘤,他自己去卖血,晕倒在干果店中,无钱的她想兑出饭店,卡日阿吉帮她收回要兑出的饭店,芦花毅然承担起家里的全部重负。转眼间,四个孩子都已成人,“民族团结”一个上了大学,一个去了北京当演员,收养的蒙古族孩子成为北京五星级酒店的领班经理,而芦花却已白发鬓染,她用温暖的身心融化了误解、矛盾的坚冰,她用绵弱的身躯,擎起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她被南疆的乡亲们称作美丽天使,她多次被锦州市和辽宁省民委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被国家民委评为“寻找民族团结感动人物”。2019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并受邀参加国庆七十周年观礼。
作品链接:http://www.wzbj1616.com/author_info/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