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投稿
wzbj_kefu01@163.com
微信联系
QQ联系
QQ:168627116
【编剧技巧】
营造戏剧张力,让甲方对你的剧本欲罢不能 
作者:万众编剧     时间:2025-04-23     阅读:48

       张力是观众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贪婪,而编剧的任务是让这种贪婪永不餍足。

——罗伯特·麦基


       希区柯克有一个著名的“炸弹理论”:当一群角色围绕圆桌而坐,而圆桌下有一颗炸弹,当观众和角色都没有意识到炸弹的存在时,冲突最显著的时刻,就是炸弹被发现的那一瞬间。如果观众知道炸弹的事情,但角色并不知道,观众就会因为知情而经历持续的紧张和期待,角色们的不知情则增加了戏剧冲突,形成了强烈的张力。在这种理论中,炸弹被发现的瞬间是冲突,而观众对“角色何时发现炸弹”的焦虑则是张力。


       编剧不仅要写作中学会制造冲突,更要善于营造戏剧张力,让你的作品深深吸引读者,更让甲方对你的作品欲罢不能!


       戏剧张力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实现:


       1.冲突


       冲突是戏剧张力的核心,无论是人物之间的冲突、人物内心世界的挣扎还是人物与环境的对立,都能有效地推动故事发展并激发观众的兴趣。通过设置复杂的矛盾情境,让剧情更加扣人心弦。


       在《喜宴》中,李安通过一个同性恋儿子向传统华人父母介绍其美国男友的故事,展现了东西方文化、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之间的碰撞。这种文化和思想的差异,从一开始就深深赚足了观众的期待,让观众禁不住去想故事的结局会如何?


       2.悬念


       通过制造未知或未解之谜来保持观众的好奇心。悬念可以是在剧情中留下难以解决的问题、角色命运的不确定性或者未来事件的暗示等。有效的悬念设置能够使观众持续关注故事的发展。悬疑类的作品中经常使用这个技巧。


       电影《禁闭岛》中的悬念构建得非常巧妙,围绕着主角泰迪在调查一个发生在禁闭岛上神秘失踪案件的过程中逐渐展开。如,作为前军人的泰迪却晕船,对水很敏感;在登岛时警卫持枪的紧张画面特写;他的新搭档在取下配枪时的笨拙动作;在岛上医院调查时,医院工作人员闪烁其词;泰迪多次怪异的梦境等,都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3.信息差


       信息差是营造戏剧张力最常用的手段。这种手段通常包含三个视角:创作者、观众、角色。创作者特意让观众比角色知道更多或更少的信息,来增加观众的期待和焦虑。


       信息差通常有两种情形。一是,观众获取信息比角色多;二是,观众没有掌握角色已获得的信息。


       第一种有很多经典画面:如,观众看到角色有一个人偷偷接近他,但是角色却没发现;观众在其他画面中已了解新的剧情,但是主角却没有获得最新信息,仍按已有计划进行。这一种往往适用于营造短期的、即时的效果。想比之下,第二种往往会有长期的铺设,知道最后才展现。这类经典的作品有《肖申克的救赎》《看不见的客人》《寄生虫》等。


       在《寄生虫》中,金家通过一系列诡计逐渐渗透进朴家的生活,但在初期,观众只知道金家计划的小部分细节,随着剧情推进,更多关于两家人背景及动机的信息才逐渐浮出水面。特别是关于地下室的秘密以及其对两个家庭命运的影响,在电影后半段才完全展现出来,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


       4.紧张感


       利用时间限制、紧迫的任务或是即将发生的危险来增加情节的紧张感。例如,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某个任务,或是主角面临即将到来的威胁,都可以增强戏剧的张力。当然,紧张感并不是要求一味地紧张,适当予以间歇的松弛,更能吸引人。此类应用多在惊悚类作品中出现,如《生死时速》《速度与激情》《盗梦空间》等。


       在电影《盗梦空间》中,电影设定了多个层次的梦境世界,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时间流逝速度。随着剧情深入到更深一层的梦境,时间变得越来越长,这不仅增加了任务的复杂性,也给角色带来了更大的风险。这种设定让观众时刻担心角色能否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并安全返回。最典型的场景是,在车辆坠河的短短时间内,主角们必须在下一层梦境完成任务,然后同步苏醒。


       5.意外转折


       出乎意料的情节发展能够瞬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并可能改变他们对故事走向的预期。这种突然的变化可以是对抗的结果、新信息的揭示或是角色动机的转变。


       同样,在《盗梦空间》中,创作者就多次使用意外转折,将观众的神经反复拉紧。一开始,齐藤原本是此次任务的召集者,但是他却要求加入这个行动,这对柯布等人和观众来说就是一个意外。在第一层梦境中,意外驶来的火车打乱了行动,并且齐藤也在混乱中不幸中枪,行动不得不在极大的风险中进行。最后齐藤在第三层梦境中死去,柯布不得不改变计划,进入混沌的潜意识中找到齐藤,将他带回现实。每一次意外情况,都使得计划被打乱,让观众不得不担心主角的任务能否完成,能不能实现他回到孩子身边的愿望。


       其他诸如“密闭空间”“多重危机”等也可以形成张力,在实际操作中,编剧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并在信息量、节奏控制、冲突层次等方面保持适当平衡,以达到“可控的失控感”的效果。


       总之,戏剧张力的本质是动态的“未完成态”,需通过矛盾蓄积、观众参与及艺术化表达共同实现。创作者需平衡“预期引导”与“意外颠覆”,在结构、角色、情感层面多维发力,这样才能打造兼具思想深度与观赏性的作品。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K5ukU0GrzONI5jveRgetg 
0.1773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