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投稿
wzbj_kefu01@163.com
微信联系
QQ联系
QQ:168627116
名家简介
江东文轩
擅长题材:正能量,军旅,农村,情感 代表作品:京剧《白居易坐杭州》,《碧血英魂》

赵山岭(笔名:江东文轩,曾用名:赵杉领) 编剧。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出版有《赵杉领影视文学剧本选》,诗集《心泉》,《珍重人生》。

访客:1472人次

《如此酒宴》

江东文轩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太平盛世,可喜可贺。可是,新的矛盾在新的时期也悄悄孳生出来,给我们的生活添加着新的麻烦和苦恼。人情,本是一个阳光、温馨的褒义词。礼尚往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什么都当有个度。如果这个“度”失控了,俗礼泛滥,礼金膨胀,庆筵爆炸,就搅乱了我们平静的生活,造成经济和精神上的重压,给家庭、社会的和谐投下不可忽视的阴影。该剧旨在揭示这一新的矛盾,以引人深思,明辨什么是淳朴的人情,什么是变态的“人情”。剧中一对恩爱夫妇,他们的家庭美满幸福。然而,在俗礼泛滥,礼金膨胀,庆筵爆炸面前,他们无奈,为难。他们要“回家看看”的天伦之乐被搅扰,满心的孝道不能遂愿,同时也把家庭经济搞得焦头烂额。他们想挣脱,但为了面子,也只得无奈地随波逐流。他们的儿子搞了个天真的恶作剧以示反抗。希望人们能在啼笑皆非之际静心深思。

《母心军魂》

江东文轩

2008年5月12日下午,我国空军驻华南某部文工团礼堂里一双军人情侣——彭余生和齐阁芹的婚礼正在进行之中。此刻汶川大地震突如其来,军中抢险救灾的紧急命令下达,身为飞行大队长的彭余生毅然停止婚礼,请求立即参加抢险救灾,获准后火速飞赴抢险一线。三日后,文工团战士齐阁芹惊悉彭余生于抢险中遇难。这晴天霹雳般的精神重击严峻地考验着她的军人素质。此刻团政委曹译秋又交给她一个特殊的任务:做彭余生母亲——她婆母的安抚工作。于万分悲痛之中她受命踏上了赴彭余生故乡——唐山的征途。的列车上她向文工团团长金文俞讲述了两个月前她与彭余生在大海边一段难忘的恋爱故事……正是在那次的情感交流中,她真正洞晓了彭余生母子之间他人不可取代的深情挚爱,也真正领略了一个军人汉子的磊落胸怀和一位平民母性的淳朴情操。彭母痛悉儿子罹难,在家中吞泪为儿子设立灵堂志哀。此刻齐阁芹突然到来。当日正逢这第一次见面的婆、媳二人的共同生日。二人都不知对方已获噩耗,都不忍心在这个“过生日”的当日把噩耗揭示于对方。彼此饮泪相瞒,藏痛互慰,极力压抑自己内心的悲痛只愿让对方过一个不流泪的生日。在真相大白的时刻婆媳压抑的悲痛顷刻爆发,涌泪相抱……两个月后,彭母偕女儿彭苏黎赴空军驻地送女儿参军。团政委曹译秋对其送女参军之举没有思想准备。在推心置腹的交谈中,彭母倾吐了感人肺腑的爱军、爱国情怀,并揭密了女儿彭苏黎原是她十八年前抚养的军人遗孤……

《盼儿归》

江东文轩

老年农民许有汉夫妇的四个儿子——大福、二禄、三桢、四祥都居新楼大宅,而老夫妇却栖身于村外的破旧小屋。暴雨袭来,小屋在风雨中飘摇欲倾,老夫妇到四个儿子门前述说险情,欲求入住其宅都被拒绝。老夫妇无奈仍回到濒临倒塌的村外小屋。许有汉因受雨腿病复发,许母用民间土方为他热疗。此时儿媳们仍争相来给老年婆母派活。因许母为儿媳们干活之事而引发了媳妇们一场吵架风波。于无奈之中老夫妇选择了离家谋生。在出走的路上,故土难离,穷家难抛的感慨令两位老人洒泪苍天。中途又被儿、媳们拦截回来。许母一气病倒,住院期间儿、媳们无一人过问,只有老汉一人在身边护理,老夫妇忆昔思今,百感交集。许母在最后弥留之际念儿心切,反复催促老伴给在外打工的儿子们打电话,想在临终之时见儿子们最后一面。这个唯一的“奢望”也终未如愿,老人在呼儿无应的孤独中凄惨离世。在许母的下葬之日四个儿子竟然都不回家。四家媳妇都不让亡母从自己家出殡。在老舅百般调停下勉强料理了许母的后事。许有汉越想越气,在老伴儿坟前大哭一场之后,与孙子们共吃了一顿离别饭而愤踏黄泉。

《思故园》

江东文轩

该剧通过一个神话故事告诉台湾同胞们:祖国同胞一刻也没有忘记你们,时刻怀念着你们,关注着你们。并恳切地提醒你们:任何外国势力都是靠不住的。外国殖民主义者的本性就是掠夺和巧取。当你的资源对他们没有吸引力的时候终于会被抛弃。炎黄儿女血脉相连,中华同胞骨肉情深。星移斗转不等人,江河入海叶归根,祖国同胞在期盼,在呼唤:同胞们!归来吧!归途已开通,只待下决心。

《碧血英魂》

江东文轩

剧本以 1937 年日军在南京血腥大屠杀为背景,展示中华民族的英雄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英魂归天,浩气长存。 揭示主题:侵略战争是毁灭人类、戕伐人类文明的恶魔。它给被侵略国家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同时也把侵略国家的国民抛进了悲惨的噩运之中。呼唤世人记住历史悲剧,共谋世界和平。

《白居易坐杭州》

江东文轩

剧本以唐人白居易任职杭州刺史治理西湖和打黑除恶为素材,塑造一个勤政爱民的清官形象,以古示今,褒扬正气。 白居易以“铁骨报国,柔肠效民”自策自励,这与今天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倡导相传承。

0.3662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