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投稿
wzbj_kefu01@163.com
微信联系
QQ联系
QQ:168627116

推动网络微短剧规范化精品化发展

来源:河北日报     时间:2023-02-20     浏览:503

网络微短剧是网络视听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整个行业已经形成基本共识,即要想实现健康长远发展,必须走规范化、精品化之路,而绝不能任由其“野蛮生长”。

近年来,网络微短剧凭借其体量轻、节奏快、时长短的特点,受到观众喜爱,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并成为行业热议话题。从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网络微短剧是网络视听政策、技术、市场、艺术多方力量推动的产物,是典型的新形态、新业态,它有着互联网传播的天然基因,也延续了长视频创作的艺术审美特点,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展示出其自身独有的优势。我们在看到其对增强行业发展动能、创造行业新赛道的突出贡献的同时,还要关注网络微短剧创作与传播上的一些问题,引导其持续健康发展。

业界一般将2020年称为“网络微短剧元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关于网络影视剧中微短剧内容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在重点网络影视剧备案中新增“网络微短剧”类别,推动网络微短剧逐步走向规范化、精品化。数据显示,仅2022年上半年,取得备案号的网络微短剧就高达2859部,机构制作网络微短剧数量同比实现超500%的增长。截至2022年10月,各平台已发布各类网络微短剧超过104万个,累计播放量超过2987亿次。

随着网络微短剧市场快速发展,早期粗糙的制作水平和艺术质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需求,一些力量薄弱的“小作坊式”创作团队被淘汰,一些长剧集制作公司、院线电影公司、网络电影公司、MCN机构等团队纷纷涌入网络微短剧赛道,其中既有华策、柠萌、长信、灵河、开心麻花这样的传统影视和经纪公司,也有阅文、米读、凤凰联动、中文在线这样的网文平台,还有一批原本做甜宠剧的公司,也加入了网络微短剧队伍,极大提升了网络微短剧的质量。在网络微短剧创作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其题材也更加丰富多元,特别是2022年以来,融入了医疗、律政、传统文化、时代旋律等元素。在内容付费层面,网络微短剧主要采取流量分账与点播付费形式。2021年,网络微短剧分账票房最高的剧集《大唐小吃货》,还只有1000多万元,而腾讯视频2022年数据显示,短剧《拜托了!别宠我》三季上线,最终斩获3249万元,刷新网络微短剧分账票房纪录。

总的来看,在网络视听行业商业模式遇到瓶颈、亟须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的当下,网络微短剧成本低、周期短的优势更加凸显,吸引大量人才涌入,并为行业输送了一批优秀导演、编剧、演员等新鲜血液。网络微短剧创作规模和播放量的持续扩大和提升,说明其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行业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也应该看到,网络微短剧因其自身发展规律,成为网络视听创作新风口,在创作与传播上确实还存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发展。首先,部分网络微短剧在价值导向上存在偏差,“豪门落难、底层逆袭、穿越重生、一雪前耻”的元素充斥其中,这与“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等主流精神价值不符,且不少机构并没有网络视听制作传播相关资质。其次,格调不够高。近年来,网络视听行业呈现精品化态势,逐渐摆脱早期“低俗粗陋”的刻板印象,做到既有“意思”也有“意义”。但是部分网络微短剧追求“流量至上”,存在格调不高的情况,比如有的刻意放大家庭矛盾,有违传统美德。正因如此,网络微短剧有时也被批评为“电子榨菜”“文化快餐”。再次,题材和创作视野偏狭。客观地说,虽然网络微短剧正在走向规范化、精品化,但题材偏狭现象依然突出,爱情类题材占据绝对优势,而讴歌新时代、聚焦普通劳动者生产生活的较少。此外,与长视频相比,有的网络微短剧创作缺乏生活质感和人间烟火气,从中很难看到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还有的剧制作较为粗糙,因为制作成本少、周期短等原因,演员、场景、服化道摄等都显得比较业余,达不到影视艺术创作播出的水准。这些作品的出现,无疑影响了观众对网络微短剧的印象。

网络微短剧是网络视听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整个行业已经形成基本共识,即要想实现健康长远发展,必须走规范化、精品化之路,而绝不能任由其“野蛮生长”。

那么,如何走好网络微短剧规范化、精品化之路?一是各视频平台要把好网络微短剧的内容关、资质关、算法关,在审核上要与网络影视剧同一标准、同一尺度,明确“红线”与“底线”,遏制导向不正、品质不佳作品的传播,加强对创作机构的资质审核以及优化平台算法推荐机制,让反映主流价值的优秀作品得到更多推荐。二是有关部门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出台网络微短剧相关指导意见,加强选题规划,进一步打通对于传统内容形态和新兴内容形态同一尺度、同一标准的管理机制,实现对视听内容领域的全方位、全流程、系统性引导与管理。三是建立精品推优扶持机制,弘扬主旋律,加强对精品创作的扶持力度,用优质作品占领主阵地。当前,部分电视台将传统栏目剧衍生为网络微短剧,以公信力实现传播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提升,让网络微短剧成为政府部门高效传播民生政策、传播正能量的新形式,这些经验值得推广。

可喜的是,近期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针对网络微短剧创作传播问题,主动作为,制定了相关的平台规则,强化价值导向,打击不良内容和账号,规范传播秩序,取得了良好反响。这也说明,行业从业者只要遵循“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原则,坚持依法管理,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定能共同推动网络微短剧向高质量发展。

作者:胡祥


0.1437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