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投稿
wzbj_kefu01@163.com
微信联系
QQ联系
QQ:168627116

流媒体时代迷你剧的电影化创作趋向

来源:最高检影视中心     时间:2022-11-10     浏览:527

编者按:近年,结合了电视剧创作规律与电影质感的迷你剧,使观众获得了既熟悉又陌生的观剧体验。本文认为,迷你剧从叙事策略、视听呈现与美学追求这三个方面都表现出电影化的创作趋向。本文刊发于《中国电视》2022年第9期。

       欧美国家的迷你剧经过十数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创作经验与语法逻辑,形式上,迷你剧囊括了单本剧、单元剧、系列剧、连续剧等多种样态;体量上,迷你剧一般指“时长在4—12小时之间以及更长的电视剧”,集数一般不超过20集,单集时长不囿于每集45分钟的传统台剧模式,而是更加弹性化,短则20分钟甚至更短,长则可以达到60分钟甚至一部商业电影的标准时长。

       除了遵从电视剧艺术的基本规律,很多迷你剧还在叙事手法、视听呈现上体现其“电影感”。作为一种创作思维方式,“电影感”是基于电影的媒介属性发展出的一套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语言体系,如果说电视剧与戏剧的近亲关系使其更强调自身的文学性,那么电影则将其综合性艺术的特质体现得更为彻底,除拥有更为自由的时空形式外,电影用影像讲故事的艺术特性使其在视听层面能更为直接地调动观众的感知体验,而叙事蒙太奇与表现蒙太奇的技法运用则在叙事和表意层面增添了声音与画面二者自身与交互关系中的隐喻性与抒情性,着眼于意象的生发与阐释。介于电影和电视剧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迷你剧融合二者所长,逐渐发展为具有独立产业格局的影视类型。

       近年来,相关的政策导向、头部演员的入场、各大网络视频平台的内容倾斜以及投资体量的升级,为我国网络迷你剧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生长环境,使其成为网络剧一个新的发展风口。早期以《万万没想到》《屌丝男士》等为代表的“段子式”情景喜剧逐渐式微,一大批具有电影化创作倾向的口碑剧、精品剧成为短剧赛道的领跑者。

       从国内网络迷你剧的发展现状来看,《沉默的真相》《隐秘的角落》《无证之罪》《摩天大楼》《唐人街探案》《龙岭迷窟》《十日游戏》《白色月光》等悬疑剧凭借其类型优势占据了迷你剧市场的大半份额,与此同时,《我是余欢水》《风犬少年的天空》《腾空的日子》《匆匆那年》《叹息桥》《东方华尔街》等剧在青春校园、金融商战、都市伦理等不同题材上也在进行着开拓性的尝试并收获了不错的成绩。

       无论类型与题材有何不同,我国网络迷你剧在电影化的创作倾向上可谓殊途同归。由于迷你剧集数较少、播放周期较短,而网络视频平台“付费点播”与会员制的盈利模式使其无法像传统台剧那样依靠陪伴式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黏度与忠诚度,因此,在第一时间全方位抓取观众的关注点,营造进阶性的“电影化”质感,用节奏紧凑、结构精巧的叙事技巧和媲美大银幕影像品质的镜头语言来提升与丰富观众的观看体验,就成为迷你剧的必然选择。

       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网络迷你剧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迷你剧创作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土观众的观看习惯、审美偏好以及时代特征、地域文化,一方面将类型电影元素和偏门化的主题内容融合进来,拓宽了电视剧题材的广度,另一方面又将电视剧的视听语言进行革新,努力适应移动端的碎片化使用场景下年轻观众的观看需求,虽然仍存在类型扎堆、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叙事能力较弱等显而易见的问题,但对其进化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优势进行分析,从而为未来迷你剧的创作开拓空间,是很有必要的。

       01  迷你剧电影化创作的叙事策略

       (一)“情节大于人物”的闭合式结构

       国内网络迷你剧在单集时长上不再受限于每集45分钟的固定标准,而是因循故事类型和剧情需要做出弹性化的调适,如《隐秘的角落》单集时长从30分钟到76分钟不等,集与集之间的卡点是根据单集故事主题的完结和悬念点的抛掷来设定的。这种做法的核心诉求在于在单集或几集故事的情节架构中,以情感表达、主题陈设、意象构思为动因建立一个个故事板块,经过拆分的各个板块之间既有情节勾连上的连续性,又各自独立、单独成篇,让观众在单集故事的有限时间内看到相对完整的故事线索,体验到一部短篇电影带来的情节刺激。

image.png

●《摩天大楼》

       除《听见她说》《唐人街探案》等本身就以并列组合多个独立的单元故事为结构方式的单元迷你剧外,一些具有连续剧情的迷你剧也在实践着这一电影化的创作方式,如《摩天大楼》围绕女孩钟美宝之死,以每两集一个相关人物的主观叙述为线索,编织了八个完全可以独立成篇的故事,而《叹息桥》则以每集一个人物的视角切入故事,在二十年的时间跨度中讲述与自身相关的核心感情关系与情感变迁,每个故事都有着完整的故事线与自圆其说的闭合式结构,但当把它们放到一起时,故事的全貌才如拼图般浮现在观众眼前。

image.png

●《隐秘的角落》

       除了故事内部板块的闭合式结构,在整体剧情的架构上,迷你剧也具备闭合式结构特点。传统长篇电视剧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为核心,通过在后续情节中不断加强与重复主角人设来实现其延展性,在情节设置上具有松散、开放、发散的结构特点。与之相比,迷你剧虽然也以出彩的人物设置为目标,但其侧重点则在于强冲突情节的设定与主题的快速呈现,旨在以一部商业类型电影的情节构思方式,以完整的故事脉络承载起剧情的起承转合,故事在“抛出问题—建构冲突—解决问题”的路线中形成闭环,主线(A故事,例:《隐秘的角落》中悬疑杀人案)与辅线(B故事,例:《隐秘的角落》中三个小伙伴的友情和几个家庭的感情纠葛)相互交织,在最后几集合并聚拢,以矛盾的最终解决收尾闭合,严密的事件逻辑与前后呼应的细节设置取代了传统电视剧情节松散、单向推动的片段式连接,而这也是网络迷你剧在“点击式”快消文化下尽可能留住观众的应对策略。

       (二)相对自由的叙事时空

       更为自由的时空形式在与电影的媒介适配度上是远远高于电视剧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时长因素,在时间跨度相对更长的电视剧叙事文本中频繁使用时空交错的剧作手法会引起叙述上的混乱和观众的迷惑,导致视点失焦;另一方面也是由电视剧和电影不同的观看场景决定的,伴随着电视剧的“客厅文化”与观众“瞥视”性的观看状态,传统电视剧通过顺序讲述的方式向观众呈现出可以随时切入叙事时空的友好姿态。在观影时,幽深黑暗的空间环境与暂时丧失活动能力并处于长时间凝视状态的观众给了电影在叙事手法上更高的自由度。

       迷你剧无论在时长容量上还是网络移动终端的个体私人化观看模式上都与电影有着一定的相似度,因此,在保证情节流畅的基础上,迷你剧兼容了电影中常用的多元化叙事技巧,在自身与观众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解谜般的互动乐趣,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得不调动更高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来解读剧集所要传递的表层信息与深层逻辑,实现了观看体验上的吸入感与沉浸感。

image.png

●《东方华尔街》

       迷你剧在时空叙事上的相对自由主要体现在对非线性叙事手法的运用上。所谓非线性叙事,就是电影中倒叙、插叙、并叙、溯叙杂糅在一起,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拼贴特征但是这些看似杂乱的叙事是以一条心理线索为根基的,因而杂而不乱,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多角度的思考。①《叹息桥》《沉默的真相》《东方华尔街》《摩天大楼》等剧均采用了多时空交叉叙事的创作手法,故事在两个或多个时空来回切换,多条线索齐头并进、彼此呼应,首尾相连的线性时空被打乱重组,情节以网格状铺开后又逐渐聚拢,将多条故事线汇聚交织,从而实现主题的升华与多层意蕴的渐次呈现。

       在非线性叙事的运用中,这些剧集又各有其不同的侧重点,《摩天大楼》运用重复叙事的手法建构真相谜题,《沉默的真相》运用套层结构将跨越十年的案件进行层层深入、抽丝剥茧般的梳理与追踪,而《叹息桥》则用交错叙事的手法将几对男女几十年间的情感牵绊进行重新编排,在线性时间上原本并不复杂的情感故事经由这样的讲述方式,平添了几许命运无常的唏嘘之感。

image.png

●《叹息桥》

       同时,多时空交叉讲述的方式还带来了讲述视角的切换和转移,故事常常在多个不同人物的主观视点之间进行缝合,力图展现故事的各个横切面,此举也与传统电视剧往往采用客观视角讲故事的方式有所不同,不仅在挖掘人物心理上更有优势,而且能够带给观众多角度的思考。

       (三)节奏明快的高强度叙事

       情节上的闭合式结构保证了迷你剧剧情在有限单位时间内的完整度,在低于一部电影的单集时长容量和低于一部传统电视剧整体时长容量的体量内建立起鲜明的人物形象和错综的人物关系,展现清晰的故事线索,营造高潮迭起的事件冲突,同时体现故事的主题内涵,而相对自由的时空形式则又在前者基础上加码叙事的复杂性,更需要创作者对有效情节进行编排布局,对事件逻辑的因果关系进行巧妙编织,将有限的叙事时间用于关键信息的铺设。以上两个特征决定了迷你剧在叙事上的快节奏与高密度,与动辄注水、充斥着大量无效重复情节的传统电视剧相比,迷你剧用短小精悍的时间体量撬动庞大的故事体量,用以小搏大的方式塑造了精品剧应有的品相。

image.png

●《我是余欢水》

       电视剧的绝对情节强度是指电视剧情节本身所包含的信息容量、起伏水平、紧密程度。②从方式方法上来看,要实现高强度的信息量传达、增强情节密度,一是要运用恰当的蒙太奇技巧压缩电影时间,省略非必要的情节交代与冗长铺垫,让观众通过完形心理脑补被略去的情节信息,如《叹息桥》第二集中主人公胡启源由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一个职场中年人的过程,就是通过两个不同年代下相同场景中胡启源玩玩具模型的不同反应衔接过渡的,跨越十年的叙事时间通过这种方式被压缩在短短两场戏中。

       二是提高情节黏度,过滤掉与故事主题无关的琐碎情节,将焦点聚集在核心事件的展开上,上文中提到的对电影AB故事结构方式的借鉴运用就是一种典型做法。

       三是在核心主线的大情节设定前提下增加小情节的数量,如《我是余欢水》在短短三集内就让主角经历了婚姻背叛、同事排挤、借钱被骗、罹患癌症、自杀未遂、发现上司的阴谋等大事件,而在人物被打入低谷后,又迅速在四集之后展开人物与上司的斗法,情节数量的紧密编织加快了叙事节奏,有效增加了情节强度。

       四是在情节反差上制造曲折感,主要通过戏剧冲突的强烈度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曲线来实现,如《白色月光》虽然讲述了一个女主角“抓小三”的简单故事,但通过一个个潜在出轨对象的迅速锁定与迅速排除,在反转再反转的剧情设定下,让这个单线故事变得曲折离奇、险象环生。

       02  迷你剧电影化创作的视听呈现

       (一)视觉语言

       镜头语言与画面语言共同构成影视作品的视觉语言体系,其中,画面语言包括构图、线条、光影、色彩、影调、空间设置等视觉元素,而镜头语言则包含了景别、运镜方式以及镜头焦段的选择等,二者相互结合,强化了造型空间的表达效果。

image.png

●《沉默的真相》

       与传统电视剧“大平光、正反打、远景中近特”等套路式视觉表现不同,近年来的国内网络迷你剧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视觉语言来营造感性或抽象的故事意蕴,致力于在视觉语言中不断深化故事主题,如《叹息桥》中反复使用三分法构图,摄影机藏在遮挡物后的偷窥模拟视角,以及对话场景中来回切换的单人侧面镜头来营造逼仄压抑的气氛,象征着人物之间无法弥合的沟通障碍,暗合了该剧因人物的性格悲剧造成命运悲剧的主题;《沉默的真相》开篇即使用了一个大全景俯拍镜头来拍摄律师张超拉着装有尸体的拉杆箱在人潮汹涌的地铁站中逆行的画面,用这一充满意象性的场面为故事主题奠定了悲壮的基调,即人物对抗庞大的邪恶势力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

image.png

●《隐秘的角落》

       此外,在丰富人物情绪体验的感染力以及写实性与表现性的统一方面,视觉语言的作用也功不可没,如《白色月光》频繁运用手持摄影的方式外化人物内心情绪的动荡不安,将该剧情感悬疑的类型气质有效地通过画面传达出来;《腾空的日子》用定格画面和漫画式的拼贴效果将高考生苦中作乐、天马行空的青春气息体现得淋漓尽致;《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身处一半阳光一半阴影的光影中,人物之童真与邪恶的两面性通过这种方式呈现出来。

image.png

●《龙岭迷窟》

       在视觉奇观的建构上,迷你剧也有意向电影化思维看齐,使空间叙事在形式与内容上达成深度和谐,从而建立剧集鲜明的视觉风格。

       《唐人街探案》延续了其同IP电影的视觉风格,电影中秦风天赋异禀的超能记忆力通过记忆宫殿的空间形式外化出来,而在剧中,这一空间奇观被置换为侦探林默的身体奇观,本来不可视的敏锐嗅觉被转换为色彩纷呈的粉末炸弹,在荧屏上肆意绽放,为观众奉上了一道新奇的视觉盛宴。

       在《龙岭迷窟》中,创作者充分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在实景拍摄中融入置景特效,将中国陕北的风土地貌与幽灵墓、鱼骨庙、大佛寺、溶洞等虚构场景,以及铁头龙王、人面黑腄蚃、旱魃等奇异怪物有机结合在一起,打通了现实与想象空间的边界,使观众在东方奇幻的鬼魅魍魉中游走在熟悉与陌生的双重体验里,空间奇观成为承载叙事、强化创意、输出美学的三重载体。

       (二)声音设计

       电影中的人声、音乐、音响等一切能够表情达意的声音形态都可归于声音元素的范畴。在电视剧艺术中,声音往往作为叙事和画面的辅助元素,体现在通过对白、旁白、独白等台词形式传递信息和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省略扩展与衔接画面空间、烘托气氛、强化戏剧冲突等基础功能上,对声音风格的开掘不够深入,大部分情况下都停留在写实主义层面上止步不前。国内迷你剧在声音设计中逐渐有了电影化的创作意识,在写实主义的基础上着重发掘声音的表现主义魅力,使声音成为贯通意象的有力手段。

image.png

●《沉默的真相》

       声音设计的方法,从声音的整体表现来看,是对声音风格的设计;从声音的具体构成来看,是对声音细节的设计。③在声音细节的设计上,国内大部分迷你剧基本都能做到有的放矢,通过故事所提供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故事的类型或基调等出发点和思路来设计声音,实现声音的创意性运用。

       在《沉默的真相》中,警察严良手中的弹球与空间碰撞发出沉闷的咚咚声,这一声音在严良破案的过程中贯穿始终,随着剧情的深入,弹球音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不同的空间反应也在随之改变,这一声音设计至少展现了三个层次上的意象:作为儿子的遗物承载着严良的情感寄托,刻画出人物的孤独感;对真相的追问以及可能带来的沉重代价时刻叩问着严良的内心,这是一场人物内心自己与自己的无声问答;弹球声的越发强烈与节奏的加快暗示着与真相的一步之遥,强化了戏剧冲突的紧张感。

       在《摩天大楼》中,死者钟美宝的弟弟所弹奏的钢琴曲也作为贯穿始终的意象串联起了叙事与表意的双重功用。童年时期,弟弟的琴声是钟美宝在不幸原生家庭中唯一一道希望的曙光,为让弟弟学琴,钟美宝用遭受体罚等方式完成了对弟弟的救赎。成年以后,为免弟弟被吸血的父亲骚扰,钟美宝又以自杀的方式自我牺牲,成全了弟弟的音乐家梦想。该剧以弟弟在音乐会上充满诉说欲的钢琴曲演奏开启了钟美宝死亡之谜的悬念设定,又以真相浮出水面后同一场景的平静演奏来结束故事,隐喻着这段腥风血雨的不幸遭遇终于得以终结。

image.png

●《隐秘的角落》

       在声音整体风格的设计上,《隐秘的角落》为国内迷你剧提供了一种范式,声音风格成为片子整体基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用与每集剧情相得益彰的12首片尾曲与该集主题相互呼应,形成回响,同时还以兼具时间感与空间感的环境音响配合具有南方小城地域色彩的方言和具有年代感的手机彩铃、电视节目等,共同营造时空的真实性,以隐喻性的音效设计,在不同的故事段落中通过放大故事真实场景中的外部声音将人物内心情绪自然贴切地展现出来,在写实与写意层面均实现了细节上的凿实与深化。

       (三)蒙太奇构思

       声音与画面的结合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声画同步,也即声画合一,声音的声象与画面的视象同时出现、相互对照,一同出现又一同消失,强调画面的真实性。二是声画对位,将不同步的甚至完全无关的声音与画面组合在一起,在对位中产生比喻、联想和对比。爱森斯坦在阐述其蒙太奇理论时提到,两个片段的并列组合所产生的效果不是二者之和,而更像二者之积……它们虽然互不相关,但依剪辑者的意志进行对比时,却往往产生超出原有意义的相互关联的第三种含义。⑤作为一种蒙太奇思维,声画对位的巧妙运用将为作品增添或抒情或隐喻或对比的多种深层意蕴与哲理沉思,赋予其丰富多彩的阐释空间。

image.png

●《我是余欢水》

       声画对位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声画并列,声音与画面所展现的情绪、节奏基本协调一致,产生相互补充、叠加升级的同向作用力,这种方式在迷你剧中的运用比较常见,如《我是余欢水》前几集中余欢水楼上的装修噪音与余欢水逐渐升级的牙齿疼痛同时出现,将人物的情绪压力推至一个最高点,促成冲突的爆发,声音与画面形成合力,使剧情氛围、人物心理与矛盾冲突的建构统一为一个整体,强化了“和声效果”。

       又如《隐秘的角落》里,张东升在办公室收到杀人警告时,以及王瑶在太平间阻止签署女儿的尸体火化确认书一场戏中,沉重紧张的背景声模拟了人物在遭受极端情况冲击下大脑嗡嗡作响的音效,突出了此时此刻人物内心的惊慌失措,与相应的故事情节形成对照,起到了渲染和增强戏剧氛围的作用。

image.png

●《隐秘的角落》

       声画对位的另一种情况是声画对立,指的是声音作为一个独立的元素,在时间、空间与人物心理上与画面形成反向作用力,更强调声音与画面的碰撞冲突而非和谐共生,从而在反差感中建立观众的联想和想象。以《隐秘的角落》为例,片中的歌曲《小白船》本是一首无忧无虑、干净无瑕的童谣,在小主人公们口中传唱,然而当它先后出现在张东升杀人现场与朱晶晶坠楼的少年宫时,却营造出了阴森诡谲的恐怖气氛,儿童的单纯无害与成人世界的黑暗复杂成为一体两面的统一体,让人分不清其中的界限,同时又对其潜在的相互转化心存忧虑。

       一般来说,对比蒙太奇在叙事和镜头剪辑中的用法比较普遍,国内迷你剧对于其在声画对立中的运用还存在相对空白的状态,但其运作原理基本可以总结为声音和画面在内容与形式上的错位和强烈对比,通过情绪上的反差来制造悲与喜、生与死、胜与败、强与弱等二元对立关系之间的张力,突出反衬和讽刺效果。

       03  迷你剧电影化创作的美学追求

       (一)互联网语境下的类型美学

       流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网络、电视、影院等根据媒介特质定义内容生产的壁垒消融,同时也对各类媒介争抢内容消费群体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迷你剧的应运而生可说是网络视频平台在后媒介时代应对这场同质化竞争的战略性产品,从前期主打“短平快”优势和草根文化,用笑料段子、热点话题覆盖下沉市场的几分钟迷你剧,到遭受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夹击下主动转型,以电影化质感引流英剧美剧和院线电影受众,使其自愿为优质内容付费。

       迷你剧的发展不仅经历了形式上的变迁,在审美上还形成了迎合其主流用户的完整体系:“长叙事”要求其在播放周期内始终吸引观众的追踪与回流,“弹幕互动”“倍速观看”“可重复播放”等媒介特点则要求其内容具有耐看性和反复解读的空间。

       因此,在营销和内容制作标准上建立受众的审美期待,实现受众与产品的双向选择,进而锁定目标受众进行精准投放就成为迷你剧制胜的关键因素。无论是优酷的“悬疑剧场”还是爱奇艺的“迷雾剧场”,本质都是通过类型定位积攒品牌效应,其运作机制与好莱坞大制片厂体系下的类型电影生产异曲同工,其中,迷你剧在创作上的电影化倾向使其在消费群体与审美风格上更便于与类型电影合流,通过类型美学的建构召唤受众的重读快感,为稳固用户圈层提供了保证。

image.png

●《风犬少年的天空》

       作为一种典型的商业化电影样式,类型片具有重复的情节动机、循环的类型形象、标准化的叙事模式和特定的表达内涵,“追求的主要还是娱乐性”,因而能够给观众提供“有保证的快感”。它往往根据主流观众的心理变化和愿望,在一定时期内以某一类型作为制作重点,即所谓“热潮更替”。⑥

       国内迷你剧的类型化创作也符合以上定义中的特征,首先是情节、人物与视觉影像上的模式化、标准化与可重复性,如《匆匆那年》《腾空的日子》《风犬少年的天空》等校园青春剧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友情与爱情为叙事主线,在影像上追求明亮阳光、活泼灵动的视觉风格,而《沉默的真相》《无证之罪》《唐人街探案》等悬疑片则是以罪犯和警察、侦探为主要人物,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悬念为情节架构的核心,以正邪两派或多方势力的较量来展现推理和探案的过程,主题在于揭露人物复杂隐秘的情感伦理,在视觉影像上用晦暗的影调、不平衡的构图、压抑的空间等营造危机四伏的紧张氛围。

       此外,迷你剧的创作是以用户的期待、愿景和消费习惯为导向来制作的文化商品,在周期上具有“热潮更替”的特点,当下的国内迷你剧选择了更容易激发观众新奇感和追剧热情的悬疑片作为打开市场的第一张王牌,并成功掀起了各大平台进一步开掘和跟投悬疑类型的热潮,但在其他类型的耕耘上明显乏力,还未过渡至下一波类型热潮的更替期相比之下,欧美日韩等国除悬疑片之外,在科幻、动作、恐怖、爱情等类型的制作上都已具备了类型电影的标准化创作经验,并漂洋过海,对本土观众的审美趣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以预见的是,国内迷你剧的类型化创作在经历发展不均衡的初级阶段后,必会在社会文化消费心理的变化中从单一走向多元。

       (二)后现代文化心理下的分众审美

       过去,大制作、大明星、大体量码盘制作的长剧和电影往往是收视和票房保证,然而近几年来,这一头部内容的配置却纷纷折戟沉沙、口碑惨淡。与之相比,迷你剧却爆款频出,从小范围的“圈地自萌”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实现了破圈效应。无论是《我是余欢水》中的草根逆袭与丧文化,《隐秘的角落》中儿童视角的犯罪故事与原生家庭的伤痕探讨,还是《听见她说》《白色月光》中的女性主义表达,迷你剧在主题内容与文化价值的传递上都体现着后现代主义的去中心化特征,满足了网生代年轻观众个性化、多元化、小众化的观看需求,体现出分众审美的特征。

image.png

●《听见她说》

       在观看媒介的体验感上,网络平台既不同于影院在空间沉浸感上的剧场仪式,又不同于电视的日常化播出与生活化陪伴,而是具有时间碎片化、媒介移动化、观看模式交互化的特点。

       过去自上而下的精英式、权威式传播被大众化、平民化传播取代,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放映与观看模式被更为自由的随机自主选择模式取代,观众由被动接受的客体转变为双向互动的主体,曾经无法发声的小众圈层开始经由自媒体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对剧集生产制作和播出的整个流程发表意见,并在豆瓣、B站等社交媒体上汇集成更大的声量,影响内容制作方的决策,个体的主体性位置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而网络视频平台集制作、发行、放映于一体的自产自销模式则给予这一分众化需求以极大保障,激活了幻想之外的各种另类电影美学的话语体系;而长期被好莱坞所“误用”的、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也在流媒体制造的数字时空中获得新生。⑦

       同时,迷你剧在视听奇观、类型叙事、偏门主题、小众文化表达上的优势使其在类院线电影分众模式的基础上开辟了更为精细的分众赛道,使类型美学融合各种前卫、大胆、二次元的网络文化,生成了中国当代互联网景观的本土与时代属性,形成了兼具电影品质与后现代文化心理的媒介变奏。

       结语

       国内网络迷你剧已经由初期野蛮生长的草创阶段过渡至当下追求专业化、精品化路线的稳定增长期,其一致表现出的电影化创作倾向作为内容品质与形式质感的有力保证,成为网络视频平台持续引流目标受众的金字招牌,同时也为电视剧艺术的前进与发展方向树立了标杆。

       在叙事策略上,迷你剧灵活运用情节大于人物的闭合式结构、自由的时空叙事、节奏明快的高节奏叙事等创作手法,用节奏紧凑、内容高效、冲突强烈的故事来增加戏剧张力;在视听呈现上,又运用丰富的画面和镜头语言、创意性的声音设计以及声画结合的蒙太奇构思使自身具备了更高的辨识度和风格化表征。

       同时,国内迷你剧又根据流媒体时代的媒介属性与网生代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使类型美学与分众审美在碰撞交融下变奏出了电影化质感之上的时代特征与本土特色,尽管现阶段还存在各种各样的美中不足之处,但从长远来看,国内迷你剧的发展必将在热潮更替的周期效应中丰富类型、开拓题材、提升叙事能力,满足观众日新月异的审美需求。

作者章晓杰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师资博士后,温佳宝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19级学生

来源:电视艺术

注释:             

①郭虹:《作为叙事的电影—谈电影作品艺术中的叙事艺术》,《克拉玛依学刊》2006年第6期。

②李胜利:《论电视剧的情节强度》,《当代电影》2006年第2期。

③④王钰:《电影声音设计的概念及方法》,《当代电影》2010年第3期。

⑤[俄]C.M.爱森斯坦:《蒙太奇论》,富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⑥饶曙光、鲜佳:《当下国产类型电影创作的结构性发展特征及其前景》,《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⑦常江:《流媒体与未来的电影业:美学、产业、文化》,《当代电影》2020年第7期。



声明:万众编剧网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1512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