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投稿
wzbj_kefu01@163.com
微信联系
QQ联系
QQ:168627116

话剧民族化典范《蔡文姬》老戏新看依旧经典

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22-04-21     浏览:632

       素有“郭老曹”剧院之称的北京人艺,经典代表作不仅有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也有郭沫若的《蔡文姬》这种带有浓郁浪漫诗意和戏曲艺术风格的历史剧。今年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久违的《蔡文姬》以院庆纪念版的形式被再次搬上首都剧场的舞台。4月19日至5月3日的12场演出,几分钟之内就全部售罄,再次证明了经典作品经久不衰的魅力。让人深有感触的是,这部代表北京人艺总导演焦菊隐以及几代艺术家进行“中国话剧民族化”探索实践成功的大戏,历经岁月打磨,不见光芒褪色,反倒更具独特味道。

       1959年春,郭沫若用七天时间写就了五幕历史大戏《蔡文姬》。他将自己丰富的情感倾注在“文姬归汉”的故事当中,并直言“蔡文姬就是我!”当时正在进行话剧民族化探索实验的北京人艺总导演焦菊隐拿到剧本后,成功地将戏曲美学精神和创作手法“化”在其中,创造出了一台具有中国气派、民族特色的舞台艺术精品,让郭沫若盛赞道:“你在我这些盖茅草房的材料的基础上,盖起了一座艺术殿堂!”

       从当年朱琳、刁光覃、蓝天野、苏民、童超等人艺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演绎,到2001年苏民导演复排该剧,由徐帆、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张志忠等主演;再到2011年苏民、唐烨联合执导,于明加、濮存昕、闫巍、邹健、刘辉等演员又组成新的阵容,六十多年来,一代一代的传承,让“文姬归汉”的历史故事成为几代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舞台记忆。宽袍大袖的古装造型,半文半白的诗意台词,也让北京人艺的舞台上不仅有接地气儿的京腔京韵,也有充满书卷气息和民族传统的艺术风韵。

       在今年的院庆版中,已经十多年没演此剧的徐帆,带着岁月和生活的沉淀重返舞台,赋予了人物更加细腻饱满的情感。相比起二十多年前刚刚接下任务时的“血气方刚”,如今的她显然更加成熟沉稳,张弛有度,无论是表现夫妻之情、母子之情,还是思乡之情,家国之情,都能感受到她的用心动情和深厚的表演功底。一曲抚琴弹唱的“胡笳十八拍”,更是悠扬婉转,余音绕梁,动人心魄,赢得观众如潮掌声。

       当年曾经饰演董祀的濮存昕,如今转为挑战曹操这一更加复杂的角色。郭沫若曾坦言自己“写《蔡文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替曹操翻案”,因此剧中的曹操不是传统旧戏中的白脸奸臣,而被塑造成具有诗人气质的大政治家。杨立新依旧和当年一样扮演剧中唯一“反面角色”周近,但他对这个关键人物的定位重新确定为“好人办错事”,因此也要演出人物的复杂性。他们真实生动、流畅自然、层次丰富的演绎,不仅对台下观众来说是艺术的享受,也让同台的徐帆更感踏实和默契,同时对人艺年轻演员们也有极好的引领和传承作用。


       北京日报讯(记者 王润)


0.134808s